第60章 作坊(一)(1/2)

作品:《田赐良缘:捡个相公来种田

“白叔。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新匕匕奇中說nЫqi.9;11;09;阅读最新章节”顾七娘跑着从屋里出来,“我姥爷走了,他交代我要跟你清楚一些事儿。”

白天泽笑笑:“好。”

很快,河边村每家每户都开始养猪了,少则三五头,多则十几头。

统一由村里出面买猪崽,上膘之后由村里统一收购。价格上比世面上的收猪价格每斤高出一钱,这样,就算只养三五头,那一年也能多剩上个一两银子。别看了这一两银子,只靠种地,多赚出一两银子可是要费很大的功夫的。但养猪就不同了,什么都不耽误,家里的主妇每天三顿喂着就行。

而且猪吃的东西就更好弄了,每家都有孩子,打发每天上山打猪草就行了。

只要舍得给饲料,喂的勤一点儿,一年能养上两茬猪,知道有这额外的收入之后,村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干劲儿十足。

当然,也不排除心怀怨愤的。

一个就是顾家老宅的那几号人,一个就是原本的里正一大家子。

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顾家老四那一房搞出来的,让他们丢了人挨了埋汰,这会儿他们又笼络全村人,那就是跟他们过不去。

当然,里正还有族老在祠堂也发话了,谁也不准跟顾老四媳妇跟闺女过不去,不然的话,那就等着被撵出去村儿去吧。

虽然心里都有梗,但是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顾家老宅还有李家,哪一家都没少养猪。

只是跟别家不同,别家都是感激。他们却是一边儿养着一边儿骂着。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作为很快就传到了苏氏母女耳朵里。

知道那些都是什么人,所以娘俩也不在意,毕竟嘴巴长在人家身上,你还能给人缝上不叫话?只要他们不来找麻烦,爱啥就啥!

另外有那消息灵通的,知道养猪的事儿沾了苏氏母女的光,就算平日里没有什么走动的,这会儿也都上赶着跟苏氏母女交好了。谁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沾光?总之,关系要搞好了。再了,就算沾不上。她们有人护着,那交好也没有什么坏处。

苏氏嫁到河边村有六年多了,平日里交好的也就林心一人,现在可倒好,除了煮卤味儿的时间家里紧紧关着院门,其他时候,只要一打开院门,总有三五个来找苏氏或者话,或者做针线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顾七娘并不反感,虽然她们来交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至少让苏氏的交际范围变广了,笑笑的,脸上笑容也多了,总算不会没事儿就一脸幽怨了。

卤味儿现在也不光是猪下水了,猪瘦肉,猪五花,还有全白肉都被分别煮了,走街窜巷卖这些基本是卖不出去的。

所以顾七娘跟苏氏跑了福香楼,吴掌柜的试吃之后,直接就以二十五一斤的价格长期订购了顾记卤味儿。

也正是卤味儿,福香楼在绿水镇的生意那是一天比一天好,很多人吃饭,直接都是冲着卤味儿去的。

猪下水啥的,还可以在杨家大车店吃到,但是卤猪肉这些好东西只有福香楼能吃到了。

这也造成了福香楼的卤味儿供不应求,只在自家院子里煮卤味儿已经满足不了供应了,这叫顾七娘犯了愁。

“娘,我想,我们应该弄个作坊了。”顾七娘双手撑着下巴,有些为难的道。

她知道一旦涉及弄作坊,这利益就会出现冲突,又得动一番脑筋才能解决。

苏氏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觉得现在就挺好的,方家一家子帮工,每天赚的钱已经不少了,何苦还有弄什么作坊?

“娘,你想,现在算上杨家大车店跟福香楼还有方大叔他们走街串巷的,每天的猪下水就要准备六百多斤,福香楼那边就更多了,但是他们酒楼,每天都要六百今。你不是不知道,这么多人每天都要脚不沾地的才能把卤味儿备齐了。你看,咱们从每天的卯时过半起来,到现在的寅时一刻就要起来,这么下去,人都要熬垮了!”顾七娘给苏氏做工作。

“可银子也涨了啊。你方奶奶一家,除了你方奶奶之外,都在咱家帮工,这一人一月就是一两银子。他们也都,去哪儿都赚不到这样的工钱的。”苏氏不解的道。

唉,古人的思想真是不好沟通。

顾七娘皱了皱眉头,尽量好脾气的道:“娘,我问你,银子有赚完的时候吗?”

“没有。”

“那为了银子累垮了身子值当吗?”

苏氏摇头。

“是,方奶奶家的人现在是看在每月那些银子上所以不觉得有任何的不妥,可是要这么继续熬下去,身子肯定吃不消,到时候有了银子,坏了身子,这岂不是得不偿失?方奶奶一家对咱们没的,咱能让他们为了银子将来后悔吗?健康的身体可是多少银子都买不回来的。”

苏氏身子弱,听了顾七娘这一番话,深有感触,也点头道:“是娘没有想到这点儿,回头我就跟你方婶儿他们合计合计。”

方家的人虽然通情达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赐良缘:捡个相公来种田 最新章节第60章 作坊(一),网址:https://www.xbqg9.net/0/5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