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中都石贝封亲王(1/2)

作品:《神武九州志

外庭是各地的州郡的太守、县令,有任何事都上报中庭,中庭门下学士分类呈报六部处置,再转呈中庭三府审核后由皇帝核准,秘书院誊写,入档,拟定下发的文书,并得到皇帝同意后之后,才下发地方郡县。,

同时也更改了朝会制度,实行逢十一朝,逢五一会的体制。每逢初十,二十日,三十日在议政殿举行朝会,届时三府,六部,九卿,以及所有的文武百官,除去告假、服丧都要参加。

而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则在偏殿召开小朝会,参加的官员则由皇帝临时确定,可以增加会议的安排,也可减少。

在沒有朝会的日子,皇帝只是批阅中庭递送的,已经有处理建议的奏本,皇帝同意则立刻下发秘书院誊抄、入档、草拟文书,皇帝复审满意之后转发六部执行。皇帝不同意则会被发回三府、六部重新给予建议,或是由皇帝直接批示处理办法。

这样一來,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又与相权取得了平衡,内外朝分明,相较于前朝也提高了朝廷的办事能力和效率。

石珍仔细看过这些内容后,十分满意,下旨确立这种体制。同时,李增也将太庙,祭天坛,修建起來,虽然略显寒酸,但也是一砖一瓦,日夜不停的修建起來了。钦天监也选定了日子,朱雀元年二月初十。

这一天,已经显出春天几分春色的中都城,热闹非凡。因为城外刚修建起來的太庙和祭坛正在举行祭天、祭祖大典,石珍正在臣子的簇拥下准备称帝。

一整套繁琐的仪式之后,已经从天亮时分忙到了午后,终于宣读了诏书。

奉天承运大彻皇帝诏曰:兹尔人世不治,乃有纷乱,暴君遂死,诸侯争竟,历经十载,天命方始昭然。李氏横暴,好杀多战,数年以來,兵戈不断,交锋十余次,以致庶民苦野,白骨无算,赤荒千里,天灾连年,以此可知其不足以安黎民。

方兴七载,更立三帝,荷失人望。遂不得已而既天命,顺人意,建太庙,追谥九祖,立祭坛,乃告天地。

即日起,改国号为彻,改今年为玄元元年,定都中都,晋世子石崭为皇太子,晋王妃刘氏为皇后。

封丘狩为中书省丞相,赠文渊伯。李增为御史台御史中丞,赠神义伯。聪侯石贝为殿帅府太尉,同理国政,其余臣工另有旨意升赏。并大赦天下,免全国赋税三月,钦此。大彻玄元元年二月初十。

群臣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石珍接受了百官朝拜后,在祭坛下换上了龙袍,在无数人的簇拥下返回皇宫。在中都大街上,前來围观的百姓,纷纷在道路两边下跪,山呼万岁之声,势如海浪翻滚。

进宫后,石珍直奔椒房殿,已经是皇后的刘氏虽然人老珠黄,但是那双眼睛还是十分有神的,她正在监察太子石崭的学业,刘氏拿着一本尚书,对照着让石崭将尚书背出來。一声皇上驾到,母子两个正要行礼,石珍一声免礼,人已经进來了。石珍一把胡须,虽然憔悴了些,但是今天他还是很有些精神的。

石珍说:“今日朕也是称孤道寡的人了。”

刘皇后说:“陛下这是实至而名归啊。恭喜陛下了。”石珍看着太子,说:“这天下有朝一日是你的,你如此孝顺,有很有胆略,一定是个明君。这读书可要更加勤奋了。”

石崭:“儿臣谨记在心。”

石珍说:“再有一个月,你二叔和三叔要从西南回來了,到时候,我们可以商议继续用兵的事了。”

石崭突然跪下來,“儿臣斗胆求父皇一件事。”石珍问:“何事,”石崭说:“求父皇不要继续用兵,至少也要休养一年。”石珍有些不悦,“为何,”

石崭说:“这些年來,儿臣也是经历了许多大战了,但是在儿臣看來,都是些为了一己之私而战的。如果父皇真的是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再试不要兴兵了。因为将士伤亡,太耗损财力和人力了。而且也是伤了自己的臣民不是吗,即使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也请父皇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休兵一年。”

石珍拿起那本尚书,丢给石崭,“你是太子,而且年幼,还用不着你议论朝政。读好你的书。”说完拂袖而去。刘皇后在他身后连连为石崭求情。

石崭拿着尚书,十分失落。

大军班师,石贝率军向西京进发。石柯也在军中,在南灵土蛮族人热烈的欢送他会中原,现在在军中他还有一出好戏可以看,和大军一道班师的还有郭玉娥。

在郭玉娥随军出发前,郭布曾对她说过,“女儿啊,我知道你对石贝他们兄弟有怨。但是逝者已矣,而且天下局势已经显露端倪,不要做什么傻事。”

“还有,我已经是垂垂老矣,你要记住,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珍惜护你已经拥有的才是处世之道,而不是以为强求你根本得不到的东西,那只会害人害己。”

而郭玉娥的回答是:“爹,你放心,女儿又不是关休。我这次去,是为了看看他们兄弟的真面目。女儿保证,不做傻事是了。”

于是郭玉娥和林荣结伴同行,石柯看着他们怎么像是有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武九州志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中都石贝封亲王,网址:https://www.xbqg9.net/0/66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