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谏书杨征行忠义(2/3)
作品:《神武九州志》,就是自己的那份上奏,可能是祸非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杨征只有迎面上前了。
在玉阶之下,杨征规规矩矩的行君臣大礼。历帝的脸色铁青,刘当侍立一旁。历帝阴阳怪气的说:“杨征啊杨征,你好大的文采啊,让你做个什么官都管不住你的手笔啊,礼部太小了是吧,应该让你去翰林院!朕修个园子你要管,朕花几个钱你要管,连朕喜爱哪个嫔妃你也要管,你是太上皇啊!你可知罪?”
杨征心中下意识的有几分惶恐,毕竟他只是一个臣子,但还是有几分胆气,说:“陛下,臣是朝中的大臣,对皇上的不当行为理应上奏劝阻。皇上发怒,臣也没有办法,这是臣的本分。臣是忠于职守,皇上要臣认罪,臣无罪可认。”
历帝听到这话,更是火气上涌,气得全身发抖,拍案而起,大骂道:“混账!这天下是朕的,是列祖列宗留给朕的,朕想怎样就怎样,生杀予夺,是朕——天子的权利,你一个下臣居然要做朕的主,你欺君罔上!你不知罪,难不成还是朕的罪过不成?朕一定要杀了你个老不死的东西!”
刘当立刻站出来,“臣以为,杨征的用心是可取的,但是所作所为确实是大不敬,应予以严惩,不必动用死刑。既不用杀人,也能成全陛下的仁德每名啊。”
杨征再迂腐也明白了,是刘当干的好事,利用自己的上奏在历帝那里告刁状,只后悔自己一时兴起。不由得想起石贝,后悔不听其劝告。历帝依然是龙颜不悦,下令将杨征拖出去,杖责五十。几个御前侍卫将他架起来,拉到宫前的空地,按在木凳上,这五十棍打下去了,杨征的身子骨当然受不住,汗水向豆子一样大,纷纷滚下来。
打的杨征脸色发青,血水从木凳上淌下来,咬着牙忍受着;刘当安然的看着,心想谁还敢和我争;历帝的滔天怒火也渐渐平息下来了。
被打了五十棍的杨征是被仆人背回来的,家人忙着找郎中的,忙着背着、搀着他去卧房的,忙着端茶送水的,一团乱。只有石贝和杨愫两个小屁孩,在后院偷偷的挖蚂蚁窝,弄得浑身都是泥土,最后在老婆婆的怨骂中才回去洗澡。在郎中的治疗下痛苦的熬过了一夜,又想起石贝的料事如神。就对老管家说:“以后,石贝说什么我们都要听一听,他不是个普通的孩子。”
老管家当然明白杨征的意思,点头允诺。
从此以后,杨征对朝政就很少进言了,心灰意冷。石贝也继续用功读书、游戏。日子就这样在死般的缄默中安稳下来了。
但是在宫廷内却骚动起来。
第二年,高德五年。历帝的太子年方十四岁,小太子眉目俊朗,太子的身份是要求对国家大事了然于胸的,只几年的朝政太子是心知肚明的。和历帝不同,太子从小就是个柔弱善良、少年俊才的人,对自己的父皇的所作所为就痛心又痛苦,时常认为是自己作为儿子,对父皇的规劝不够,使得这些残暴、奢侈的事发生。
对于姜妃是恨,对于历帝是恼,太子一直在想自己要怎么做,是韬光养晦?是继续劝?是政变?政变了以后对历帝是幽禁还是处死?想有所作为,又不能背弃孝道,太子一直优柔寡断。可是他身边的侍读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瞒着太子暗中动作。
这天,上巳节,可是宫中没有祭祀和活动,有的只有莺歌燕舞,娥宫里满是女人和宦官,还有历帝。太子站在东宫滴水檐下,这些看在眼里,可心里是又悲哀又愤恨,“父皇无视卫朝的勤俭之风,对那个女人的宠爱也太过分了。我却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我愧对列祖列宗啊。”
但是太子身边的两个侍读却说:“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我等一定要为国家除去他。”
其实,这两个人在太子身边六七年了,也一直想着太子做皇帝,自己就可以谋求个官职,好在历帝声色犬马,心肠好又追求儒家教义的太子,对历帝既失望又想着自己有所作为,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他们早就在拉拢一些酒肉流氓和禁军的人,暗中准备着政变。
太子吓了一跳,“什么?你们……你们要弑杀父皇?我不允许!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你们不能这么冲动。”
两个侍读跪在太子面前,“殿下,皇上沉湎酒色,信用奸臣,这样下去大卫王朝就要亡国了。只有除掉这个昏君,让贤明的太子殿下登基,才能拨乱反正,重振天朝。殿下,我们不能成功的话列祖列宗也无法瞑目啊,如果继续让皇上昏庸下去列祖列宗就会瞑目了吗?”
太子心头沉着一块大石头,压的他全身都是重的,两眼发直,两个侍读急切的等着太子的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太子说:“去吧,为了列祖列宗,为了江山社稷,只是怕你们两个还不够,我担心刘当会有所察觉,你们不能暗杀,要逼宫才行,封锁内宫为上。”两个侍读立刻连连叩头,去做政变的准备工作了。
这两个侍读叫朱英,侯卿,他们早就不甘心于做小小的侍读,将来就是在太子做了皇帝,也不过是六部侍郎而已,可现在真的做成这件事,一定可以入阁。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太子的首肯,立刻去宫外召集自己的亲信,无非是一些流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武九州志 最新章节第八章 上谏书杨征行忠义,网址:https://www.xbqg9.net/0/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