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并不突然的回归(1/3)
作品:《我缓慢的无限之旅》诗乃已经离开,她回到了前线,和米特、亚丝娜组成了三人队练级。
至于亚丝娜为什么会和桐人一起组队这么久,到了十二层却又决裂分开,王水已经没兴趣去里提到的【人工摇光】设想,后续有进展吗?”
夜晚回到了小办公室继续学习的王水,向房间另一边的茅场晶彦问到,此时茅场正在处理公会的事务,都是些练级安排、集体任务和训练之类的。
茅场最近终于成立了【血盟骑士团】,正玩得起劲。
“摇光猜想的验证是完全潜行技术的根本,对于摇光信号的采集和干涉也是这个世界的存在基础,人类灵魂究竟是不是【光】的形态还很难确定,只是我们倾向于将它理解为带有特殊场域的光量子形态,它们运动、聚集、辐射和场域特性,都还在观测中。”
“但是你将它解码了,你解析了摇光辐射变化,也还原了神经细胞解码摇光信息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过程,从而制作了微波解码器vear,达到了你设想中【灵魂翻译机】的效果。”
“不,vear还没有那么强大,它能够翻译的指令还很少,只靠它的话,使用者还无法独立构建出自身的存在,vear只是把部分对身体的操作信号截取和返回。而灵魂翻译机的设想,是要将人类的灵魂摇光完全读取,并且同步映射到离散磁盘阵列里,解码成高级语言。”
茅场晶彦的描述已经很直白,比王水直接读论文要容易懂得多。
“所以说,现在摇光读取和人工制造已经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你已经见识过了,【自律智能】就是最新的【自我学习型人工智能】,但它没有设置自我认知,可以思考,但无法获得类似情感的体验,这一点上还不如【积累型人工智能】,也就是传统的【数据库应答智能】。”
“那它岂不是更危险?”没有感情的人工智能,听起来就让人害怕。
“哈,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科学家了,世界上一直有不少国家支持着量子计算研究,大概在一年前,我结识了几位专门从事量子运算的顶尖学者,并与他们一起针对设想中的人工智能隐患,制作出了【正反律人格算法】,这是一种双向收益的防火墙式算法,你可以看看这个文件里的量子运算版和电子运算版之间的区别,相关的文档我也发给你,嗯……尽快制作一个低智能模板向我验证一下,我再教你更多。哦对了,文档大多数是中文的,需要我帮你翻译吗?”
“啊,不用了,前几天我自学了中文。”王水随口编造理由,注意力已经被文档吸引。
“那你还挺厉害的。”茅场也没太在意。
所谓的【正反率人格算法】是个非常庞大的算法框架,它的结构甚至在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算法的更底层,来作为承载人工智能的基础和骨架(提供更基础的协议和逻辑)。
人格算法的作用也很简单——人工智能获取的知识越多,人格构建就越是完善,它们对于知识的获取就越感性化。
它们会对学习产生发自内心的厌恶感,会对重复工作产生倦怠,会向往更多更丰富的感官刺激,并产生更高级的思维和创造性。
抽象一点来说,这个算法可以提高人工智能的感性,降低它们的理性。
这种根源上的限制器,似乎极大降低了人工智能的价值,毕竟开发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它们代替人类去做重复劳作和大数据的整理。
所以人格算法还创造了一个【天赋爱好区】,这里储存的知识和相关设定会让人工智能解锁类似于责任感的兴趣,人工智能会非常热衷于它们的【天命】工作。
不得不说,天才一般的设想,不仅让人工智能更加拟人化独立化,还保证了其生产价值。
整整十天后,王水才了放下越看越多的资料。现在他才开始从零制作一个低级人工智能,而且是从框架开始。
每天的战斗训练被压缩到了6个小时,小房间里各处都被王水堆满了各种带有图案和文字的白纸,中间还穿插着许多屏幕。
王水就如同悟道一般瘫坐在最中间的沙发里,时而闭目沉思,时而快速寻找某些资料,时而奋笔疾书。
一开始茅场晶彦还会过来答疑解惑,到后面他也坐在了王水旁边,眼睛不断扫过四周的图纸,也不断陷入沉思。
……
……
时间的流逝极其夸张,但不得不承认,王水一年多的时间,基本都耗在了这里。
“可以了,这里可以先结尾了,后面的运算量很大,单靠的服务器还做不到。”
王水这样说着,手指点了点右手边的屏幕。
“75%……不考虑推进一下【场域干涉】的效果吗?还能推进5%左右,运算到这里。”
茅场已经起身站在一个屏幕前,右手按着墙壁上的一张白纸,表情有些纠结。
“过度压榨服务器可能造成游戏崩溃,没必要为了这点儿东西葬送20多万人的生命。”
王水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并不特别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缓慢的无限之旅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并不突然的回归,网址:https://www.xbqg9.net/0/9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