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一路惨败(2/3)

作品:《抗日武功团

匈也如坐针毡了,他一边电告佐藤神条准将军派飞机空投干粮来,一边就想着突围逃走了。但是他没有突围逃走的路。大岭山向外就只有黑峰山、五连山、白马山、千林山、黑石滩、月亮桥、阎王山、天罗湖和老鸦山九条路可走,天罗湖和老鸦山那是条南辕北辙的路,何况那里的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肯定是两条死路不可走。黑峰山、五连山、白马山的路已经走过了实践证明已是条死路了,余下来的就只有千林山、黑石滩、月亮桥和阎王山了,而阎王山那里的日军还在抗日武功团的包围之中,那也是条走不通的路了,可走的路就只有千林山、黑石滩和月亮桥了。而黑石滩和月亮桥就是自己的来路,那里的凶险他是知道的他已经十分惧怕了,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千林山这条路了。这条路如果没有抗日武功团死守,那倒是条最好的路。因为这条路最近,最接近洪桥镇,最接近援兵,最靠近公路,一上公路,他就可以坐汽车跑了。因此,东川正匈就选择了千林山这条路来突围。

东川正匈是中午到达千林山的,他的两个联队士兵经过这一路的损兵折将现在只剩下不到一个联队的兵了。炮兵也损失六成了,还有四成背着炮也没有炮弹了。士兵的子弹也没有多少了,最多只能维持打一天的仗了。干粮几乎是全都清袋了,剩几粒米粉沾在袋子上也被士兵舔光了。东川正匈和他的士兵现在应当是山穷水近了。

好才大岭山慷慨,水有的是,东川正匈和他的士兵还不至于脱水,还可以靠水来充饥。当然也还有草。大岭山的冬天也长草,而且有些草还长得茂,这时还是秋末,草茂根壮。有些鬼子就开始吃草了。草当然有营养,牛吃草能挤出奶,马吃草能长出骠,鬼子吃了草也就能走路了,没有倒下去。东川正匈看到摇摇晃晃的士兵,也不忍心让他们去打仗了,只让他们在一个开阔的山坝坐着,等待空投的食物了。

天黑时,一架飞机从天上投下几大包东西来,鬼子兵一抢而空,是面包。接着又有一架飞机投下几大包东西来,鬼子兵一抢而空,却是不能吃的子弹。东川正匈对河本英六和桥泽二:“叫士兵们吃饱,吃饱了好去打千林山。”河本英六疑惑:“夜战?”桥泽二也:“抗日武功团最善于打夜战。”东川正匈:“我们白天也打不过抗日武功团,就打一次夜战吧。”河本英六和桥泽二就去布兵打夜战。结果损兵折将三百多人。

鬼子夜战也打不过抗日武功团,那又改作白战了。第二天一早,河本英六和桥泽二就组织士兵漫山遍野向千林山进攻。他们想用多兵多点来让抗日武功团应接不暇,好取得一处或多处突破来夺下千林山。但是他们的这个战术也没有一点效力,相反是兵力分散了形成不了战斗力,被抗日武功团各个击破打了个落花流水。后来鬼子又改作集中突破。结果也没有攻破,反被抗日武功团打得头破血流。东川正匈在矮山观战,敌方如此神勇,此处也不是我的路了。下午后,东川正匈就命令停止攻山了,他要保存他的这点实力到下一处去寻找突破口了。

傍晚,鬼子的飞机又来了,投下了第二天的面包和三天的干粮。鬼子兵有了吃的了,就又神气起来了。东川正匈却神气不起来,他虽然有了面包和干粮,但他还是想到要突围,他没有想到要剿灭抗日武功团了。因为他还是有军事头脑的,他想到,凭他的这些力量,要想剿灭抗日武功团,那是妄想了,不被抗日武功团剿灭,那才是上帝的恩赐。

东川正匈虽然信神,但他还是觉得上帝不可靠,要想突围出去,还得靠他的头脑。他运用头脑发疯地想,要想突围攻出去,必须里突外应才好。于是东川正匈就给燕西县、平山县、洞山县、燕永县、燕南县、双祁县、燕东县,还有永城和燕城的鬼子军官发电报,命他们火速派兵来救。但他也知道,这些地方的兵力也已经很少了,派不出大部队来救了,如果遇到抗日武功团的阻击,那还有可能被抗日武功团吃掉。他就给星城的野枭歌安联队长发电报,叫他秘密地率队乘汽船经水路到燕南县来进攻大岭山。实际上不是来进攻,而是来救他和他的残兵败将。

各县城日军司令官接到东川正匈的电报,第二天就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行动。这天,各县城都有日军出县城向大岭山赶来。但是,鬼子出动的消息立即就被当县的地下党和情报站知道了,消息很快就汇到了铁如花那里,铁如花立即就给王团长发了电报。王团长立即就给童志月发了电报,让他组织阻击。童志月立即就给申宁正发了电报,让他阻击燕西县、平山县和洞山县出动的鬼子。申宁正当即就分兵三路去阻击这三路来的鬼子,后来几天内把这三个县出动的鬼子阻击在县内没踏出县域一步。童志月又调动在各根据地留守的兵力和各地的自卫连、自卫排去阻止多路鬼子,结果也没让一个鬼子进入大岭山。只有星城的鬼子走得周密,地下党发现时鬼子已到了燕南县来了。

东川正匈当夜就不在千林山了。这一次他一反常态在夜间行军,率军到了天宫山的前沿天宫坝。他想从这儿向月亮桥作些突围的尝试。他也想到月亮桥这座有两挺机枪就能守住千军万马的桥肯定有抗日武功团在把守,但他觉得这条路是他的来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武功团 最新章节第243章 一路惨败,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3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