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激战龙嘴山(3/5)
作品:《抗日武功团》去,他不必费兵却尽得好便宜。桑树青命匪兵在山腰成长蛇阵密集排开,听他枪响就开枪,谁先开枪枪毙谁,别打草惊了蛇让他吃不到饱豆腐。又:“打死一个官军者赏大洋十块,打死二个官军者升官一级。”匪兵们听了可乐了,个个开始摩拳擦掌,躲在这山石头下打官军而官军却打不到他们,还有大洋作赏升官作励,何乐而不为!再之有一条河挡着官军,官兵想来打他们也过不来,只有他们将官军当靶子打,这真是从来没有过的打仗杀敌好机会,一个个都梦想着要连升三级了。桑树青:“全体听着,从现在起,要全军安静,不许话,不许吃东西,不许弄出响声,不许咳嗽,不许放屁,不许动,静等官军的到来,违犯者枪毙!”桑树青约束部下的唯一办法就是枪毙。土匪们听了枪毙,哪还敢违,立时山上就安静如坟了,连放屁的声音也堵住了。众土匪都知道,桑团长治军是不打妄话的,已有好几个枪毙的先例了,这条命比放屁可重要得多。
静悄悄的山静悄悄的水让官军走得很惬意。走了一天的山路了突然走到水边有一种湿润感。山里的水很清,清得照出的影子和面目一模一样。有些士兵还到水边洗洗手,喝一口清水直叫甜。水里长着长长的面条草,绿色的,就似绿面条一样随着水流在飘摇,好像水里有风似的。有鱼儿在水草间漫步,悠然得就好像住在神仙洞里。有几对野鸭子在水面上凫动,见官军来了就加快了速度前行,在水面上划出好多道柔软的蓝色波纹。太阳已快要下山了,圆圆的脸红红地映在水里,在蓝色波纹中笑开了花,笑得山上的树都倒了,倒在蓝波碧水之中不起来。官军们一边走一边欣赏这山河美景,全不知危险之将来,甜滋滋地走进了桑树青设下的伏击圈。
“砰”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山间的寂静。接着,“啪啪啪”“砰砰砰”的枪声挑起了落晚的热闹。官军们还不知道是喜炮还是礼炮,就有好些人倒下了。薜连长反映最快,他立即意识到遭了土匪,大喊:“卧倒,卧倒!”柳营长也瞬间卧于石坑中,大喊:“卧倒,隐蔽,隐蔽!”官军也迅速卧倒了。这是掉脑袋的时刻,谁先卧倒谁就保住了命,谁还敢站着欣赏美景呢?但卧是卧倒了,对面山上的子弹还在源源不断地打来。水里溅起浪花,崖上掉下石块,树枝断了头,野鸭断了翅,这都是子弹打的。官军被打得在地上爬不起来,也不敢爬起来,又有一些官兵受了伤。薜营长大喊:“隐蔽好自己,还击,还击!”有些有点屏障的战士就架枪还击了。薜连长摸起一挺轻机枪,对着对面山上打去,那里的枪子才稀疏些。薜连长大喊:“大家坚持,天就要黑了,黑了就不怕挨打了,都摸上山去杀死狗土匪!”士兵们也见天就要黑了,黑了土匪就打不中目标了,暗暗庆幸好才不是上午和中午,否则全部都成了土匪的活靶子。
桑树青和土匪在山上打了好一阵,见天全黑了就停了枪,做起精神攻势来了。桑树青扯起破锣嗓子喊:“官军弟兄们,你们被包围了,只要你们投降,我不杀你们,放你们走,但要把武器留下!”他看上官军手中的武器了。那时土匪什么都不缺,因为缺什么就会抢什么,抢什么就会有什么,但枪枝不是容易抢得到的。二连连长万乃军一听可气炸了头,他骂了句“****你祖宗的土匪!”端起机枪对着声音就扫了过去,接着骂“我打烂你的臭嘴!”桑树青吓得立时不敢吱声了。二连原在一连之后拖了一段距离,后来赶上来了,也进了土匪的伏击线。桑树青见官军不停地打枪也打不着他和他的人,躲了一会儿,怒气却上来了,他大喊:“弟兄们,官军太不知好歹,给我打,往死里打!”于是山上的子弹又密麻麻地打下来。虽然是天黑,但水是白的,白色的水映着水岸的路,让土匪还大致看得清射击的方向。路不宽,官军都横七竖八地卧倒在路上,密连连的施展不开,土匪的子弹摸黑也能打到,又有一些士兵中了弹,万乃军的臂上也挨了一枪。
柳营长见这种打法自己的部队会吃大亏,就传令身边的战士挨个传令给薜连长和万连长,叫他们组织两头缓慢撤退。薜连长和万连长得令就慢慢摸到队伍的两头,组织那里的战士爬行撤退。但不久就被土匪发现了,如雨的子弹打死了好几个战士。此计行不通。
伏在柳营长身边的一连二排三班长游大海献计:“营长,我会水,我带三班从水里游过去。”柳营长已无计可施,觉得一试,就同意了,但嘱之要特别心,别弄出水响。游大海就知会身边的战士,带几挺冲锋枪悄悄沿岸边贴壁下水,到对岸集合突袭土匪。此计进行得很顺利,游大海都快游到水中央了,其余的战士跟在后边。突然被一个土匪发现了,只听一声大叫“水中有人”,如雨的子弹就打到了河中,还扔来了好几颗手榴弹。战士们都牺牲了。游大海听到叫声突然加力奋游,才逃脱了一条命,脚后跟上中了一枪,到了对岸后,也上不了山了。柳营长恨之入骨,叫战士们开枪掩护,但早已迟了,只把土匪的攻势压了下去。
桑树青在黑暗中大笑。笑后大声:“官军长官听着,别浪费子弹了,我们在石头底下躲着,你们打不着我们,还不如把那些子弹省着送给我呢!”柳营长的警卫排长焦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武功团 最新章节第37章 激战龙嘴山,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