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建军会议(4/5)
作品:《抗日武功团》机枪也多,你将来缴获多了可要还给我啊。”樊向烈:“好,好,一定还,加倍地还。”王团长:“那你回时就可以把机枪带走了。”又问:“你带了多少人来,拿得动吗?”樊向烈:“一个警卫班,再给五挺也拿得动。”王团长:“再给机枪就没有了,炸弹和手榴弹倒可以拿些去。”樊向烈拍着手:“我就知道嘛,这一趟不会白来,又升官又发财,好不美哉!”王团长:“美是美,责任也够大了。”樊向烈:“不怕责任大,就怕枪不多。”贺晗赶紧提醒她:“你不是还要向团长要些步枪嘛,招了新兵了,没有枪了。”樊向烈:“不打紧了,有了机枪了,还怕没有步枪,我把鬼子的军火库都抢过来。”贺晗听她这一,倒哭笑不得了。但王团长还是答应贺晗,给他三百条步枪。贺晗当然就不哭了只有笑了。
时间过得快,会议很紧凑,接着就研究抗日武功团的团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团规那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约束没有向心力,所以得有个明确的团规。团规先由大家多方面提出,最后通过讨论只保留了六条。这六条是:第一条,杀日本鬼子。第二条,杀汉奸。第三条,杀罪大恶极破坏抗战的人。第四条,保护和救护同胞与乡亲。第五条,一切缴获要归公。第六条,服从命令。大家提出来的团规原有二十多条,后来李计多提议要简短,多了长了记不住也等于没用,就简短了。
有两条要不要大家争论激烈,最后由王团长发话没有采纳了。那其中有一条是“叛团者杀”。王团长认为这一条不人性化,再之“叛团”的行为不好掌握,如果有人不想在抗日武功团干了,那是不是叛团呢,如果有人不想在抗日武功团干而投敌了,那就可以按汉奸罪论处,如果他不在抗日武功团干了而到别的抗日队伍里去或者去当老百姓,他还是我们的同胞要得到我们的保护,因此这一条后来就没有采纳。
还有一条是“抗日武功团是**领导的队伍”。这一条开始大多数人都觉得非要不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写进团规呢?是王团长提出来,有这一条会拒许多开明人士于抗日武功团之外。**虽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好党,但在许多群众不认知之前,会对**充满顾虑而谨慎处事,加之对日战事繁忙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作党的宣传教育,同胞们乡亲们对党的领导也就会缺乏了解,那样相反会堵了抗日武功团的路,不如就不把这一条写进团规,而实际这是**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无疑,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写**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好同有偏见的国民党军队和各派抗日武装合作,最后就没有在团规里写上这一条了。但王团长特别强调,虽然抗日武功团的团规里没有写,但这支抗日武装队伍绝对要在**的领导下,以**崇高理想和纪律来约束全团官兵。
接下来会议研究抗日武功团的党组织建设。大家各抒己见后,王团长:“对于党组织建设,各营必不可松懈,**把支部建在连上的指示我们要执行,这是红军时期的经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决策,在座的都是**员,要自觉地执行党的决议,凡是有利于党的工作,我们随时都要做,一刻也不要忘记。”又:“我们现在的队伍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志都是**员,但随着抗日武功团队伍的扩大,就会有不少的非党人士进来,我们要注意及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不光为抗日工作出力,也要意识到这是在为党的工作出力,将来抗日胜利了,我们的党也就更加壮大了。”众政委和众营长都是老党员了,对王团长的话也牢记在心。
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在连里要不要设支部书记了?大家讨论了一番,最后的一致意见是支部书记就由指导员兼任。那连里就必须设指导员了。红军中在连里就有指导员的先例。大家讨论了一番后,确定了指导员在连里的地位和主要职责。指导员是连里的主要领导之一,指导员的职责主要是做党的工作,也就是做党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等,以提高全连战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凝聚力,以提高战斗力。连里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军事行动都须指导员参与制定或得到指导员的同意。樊向烈:“连里的指导员实际上就相当于营里的政委了。”林狮子:“得对,就类似于营政委。”常苍昊:“那干脆就叫政委好,也体现我们官职一致,团里有团政委,营里有营政委,连里有连政委。”樊向烈立即附合:“对,对,要不营里叫营政委,连里叫连把导员,不对称。”林狮子则:“太对了,叫政委还少一个字,叫起来顺溜呢。”段民生一直没有话,王团长问:“民生,你的意见呢?”段民生:“我看大家得都有理。”王团长就:“那我们举手表决吧。”于是大家举手表决,把连指导员改称连政委就一致通过了,这样,抗日武功团的连里就有连政委一职了。众皆欢喜。
这是抗日武功团成立后的第一次营以上干部会议。要研究的事情很多。大家都非常重视。接下来的会议主要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来研究问题。王团长问各营长和营政委还有什么问题,拣主要的提出来商量解决。各营长和营政委就提出了一些紧迫需要解决和明了的问题,王团长能解决的能解释的都一一解决和解释了。召开抗日武功团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武功团 最新章节第97章 建军会议,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