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前 上(2/3)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此事赵瑜不是不知,只是首次单独领兵,压力又如此之大,让他心态有些失衡。
“……我知道了。”叹了口气,赵瑜点点头,“今天辛苦你了,下去好好歇歇脚吧。”
急脚听了,便站起身,行个礼下楼去了。
“你看二叔为什么会出来?”看着急脚的脑袋已经沉到了地板下,赵瑜突然道。不现实的奢望且置之脑后,他却想知道到底有什么事会让蔡禾作出这样反常的举动。
赵文摇摇头——赵瑜的话自然是问他的,道:“不知道。不过二叔会出来必是有要事,且定是在船队离开衢山岛后才发生的。”呵呵笑了两下,其实这是废话,赵文又道:“而且此事应该还很急,不能等到这仗打完再说;还有一点就是此事不需要多作商议,所以二叔才有空闲来这里等联络。”
“说得也是。”赵瑜也是这么推断的,“但就不知究竟是何事。”
“是啊。”赵文应着,眉头紧锁,在那儿苦思。
赵瑜笑了,走过去拍拍赵文肩膀:“别想太多,很快就会知道的。”
日上三竿,已是辰牌时分。
陈五结束了搜捕行动,回到了钟鼓楼上。
陈五回来时,楼中只有赵瑜一个头领在留守。赵文被派去清点昌国县库,已经离开了。库房要地,赵瑜自不放心让他人过手。按他的估计,这县库虽不大,但里面的兵器甲胄至少应该能武装两百人,而粮草也应有能支持城中数千张嘴一个月食用的份量。至于钱帛茶药,库中也该不少。确是一注横财。
看得陈五上来,赵瑜忙站起身,笑道:“今日多累五哥,快快坐下歇息。”
陈五依然是一幅冷冷淡淡的表情,行了礼,却没坐下,沉声道:“二郎,某是来请罪的。”
赵瑜眨眨眼,有些迷惑:“五哥此话怎讲?”
“某奉二郎的命,前去搜捕县中大小官吏,住在城中的县丞、主簿、盐监还有几个胥吏、节级都已就擒,却唯独让县尉跑了。”【注3】
“只跑了县尉一人?”
“正是。其他人都跟那知县一起绑在下面,等二郎发落。”
赵瑜哈哈大笑,道:“我当什么大事,不过跑了一个从九品嘛。七品、八品都捉了好几个,少了一个又有何妨?何况又不是一定逃出城了,不定躲在哪个相熟的人家里呢。”
陈五摇摇头,道:“那县尉的确是跑出去了。西面的城墙边有家人亲眼看见县尉从城上用绳子槌了下去。而城墙外的泥地上有厚底官靴的鞋印,壕河对岸也有水迹,看方向是往三姑寨去的。”
赵瑜收住笑,皱眉问道:“那家人什么时候看到县尉出城的?”
“这钟鼓楼今日没有报时,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是天刚亮,西面还黑着的时候。大约是卯时中。”
赵瑜心中默算,很快就得出结果:“三姑寨离城十五里,算时间,那县尉现在就该到寨中了。”
陈五摇头道:“这城西两里就有一个村子,如果县尉够聪明,说不定会去征匹牲口代步。这样算来,也许巡检司的土兵现在已经出来了。”
三姑寨是昌国巡检司的驻扎地。而巡检司的工作就是缉捕盗匪,现在昌国县城都被盗匪占了,这渎职的罪名是逃不过的。如果巡检司在收到县尉的求援后,不立刻出兵,夺回县城,那就还会再坐实个‘畏敌避战’的罪名,到时两罪并罚,巡检以及两个都头【注4】的脑袋定是保不住。所以赵瑜、陈五几乎能够确定,只要那县尉到了三姑寨中,巡检司的官军就会立刻出动。
“有道理。”赵瑜点头赞同陈五的推测,他想了想,又摇头道:“不对!不论那县尉是否聪明,他肯定都要去村子里走一趟。”
对着陈五投来的疑惑目光,赵瑜解释道:“他可是从壕河里游过去的。全身定然湿透了,要不换身衣裳,大冬天里必会冻死在路上。”
陈五徐徐站起,神色变得郑重无比:“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两个时辰了。二郎,下命令吧,我们马上得把守城的东西准备好。”
“五哥!”赵瑜抬手,示意陈五再坐下来,“不要急。现在乱不得。给人看出破绽,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要是在巡检司官军进攻的时候,给人背后捅一刀,我们这一百多人绝对挡不住。”
“那二郎你说该怎么办?”
“攘外必先安内。城内不乱,凭三姑寨的两百人马一时半会儿也攻不进来。
”
“怎么安内?”陈五皱眉问道,“我们对城中不熟,不待人动手,我们也不可能知道谁会作乱。”
“此事不难。”赵瑜迭起手指道:“自古以来,能挑头作乱的,要么是文武官员,能借朝廷官威;要么是土豪大户,有家丁佃户可用;再来就是豪杰好汉,素有声望的,能聚起一帮兄弟。除此之外,再无他人能反。那些蚁民,能吃饱喝饱便心满意足,让他们领头作反,既没这个胆子,也没那个能力。”
赵瑜伸出三根手指,一根指头一根指头往回扳着,“先说那官员,这城中的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五章 战前 上,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