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南庄凉粉与韩愈(2/4)
作品:《大河儿女》公里处,郑孟、新孟两条公路贯穿全境,从镇区联袂而过,由于该镇处于两市(洛阳、焦作)三县(孟州、温县、孟津)交界、五条河流(黄河、新、老蟒河、漭改河、猪龙河)汇聚的冲击平原上,东与温县招贤乡相连,西和西南与缑村镇、化工镇连接,南濒黄河,北与城伯镇接壤。因此,从明末清初开始,便成为中州重要的商贸聚散地。该镇辖27个行政村,近4万口人,总面积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公顷。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等各种粮食与经济作物。驰名中外的“四大怀药”之一生地,风味独特的绿豆凉粉,倍受李闯王青睐的豆沙糕,是该镇的三大传统名特产。
“南庄混浆绿豆凉粉”在mz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南庄镇的主街上,约有三十个小档口在经营,特点是清凉爽口,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凉粉有很大的区别,浑浆凉粉色绿、味香,拌以芥末、生姜、陈醋、芝麻酱等作料,不仅吃起來口感润滑,而且还有清热解毒、败火驱风、消食健胃、排除涨气的功能,在酷暑季节吃上一碗浑浆凉粉,你会顿觉神清气爽。
郭吕明从小就喜欢这一口,这次过來和两个堂弟吃了个饱饱的,凉拌的和油炒的全部都吃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了两坨回去,拿给叔叔和婶婶尝尝,老板看到郭吕明如此照顾他的生意,给了个八五折的价格;郭吕明很爽快地按照原价把钱给了老板,老板不理解,郭吕明说,这个凉粉的味道正宗,他喜欢;两个人相视而笑,分外地豪爽。
在郭吕青和郭吕云的要求下,郭吕明在把凉粉送到家里后,开着大切诺基带着他俩向mz的西边开去,那里有“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陵墓,他们兄弟两个想拜谒一下,希望在明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中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他们三个一路向西,经过“快活林酒店”的时候,郭吕明看到那里生意非常的热闹,门外面的大伞下面坐满了人,还有两排长龙等着吃饭,就问郭吕青,“吕青,这里怎么还是这么热闹啊,”
“大哥,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店老板有经营头脑呗,又有‘武松拳打蒋门神’的金字招牌,还有做的河南烩面味道正宗,量又足,尤其是那大块的牛肉,哎吆,如果不是刚才吃了凉粉,我现在就想下去吃一碗。”郭吕青吸了一口口水说道。
“可不是,每次经过这里,我都想下去吃一碗,这味道太正宗了;大哥,你好久沒吃过这里的烩面了吧,有时间我请你來吃啊,”郭吕云抢着说道。
“生意真好,谁能想到在宋朝的时候,咱们mz的牢房里竟然关着这么一位大英雄,三碗不过岗,武松打虎,还有咱们mz土生土长的那个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和她的老公’菜园子’张青,厉害啊,都知道香港那个演员黄秋生主演的电影‘人肉叉烧包’厉害,如果放在咱们孙二娘的面前,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郭吕明对mz的历史了解的不多,但对《水浒传》却通读了几遍,对里面“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人物充满了敬意。
“谁说不是呢,简直就是毛毛雨啦,”郭吕云学着港腔说道,逗得郭吕明和郭吕青哈哈大笑起來。
大切诺基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穿过了市区,越往西建筑越少,视野也越來越宽阔,行驶了六公里,到达了韩庄村,“韩愈祠”就坐落在那里,mz人都叫它“韩园”,它建于唐宝历元年,距今已有1170余年的历史。目前,陵园的主要建筑有牌楼、神道、石阶、山门、飨堂、唐柏双奇、碑廊、雕塑、墓冢、展厅、亭阁、游客中心等建筑群,气势宏伟壮观。中国国际韩学研究院就设在这里,国家aaa级景区。此地北皇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郭吕明三兄弟下了车,拾级而上,朱红色大门大开着,上面铆着金灿灿的钉子;房顶之上有三个巨形匾额,都是黑底金字,“韩文公祠”,“百代文宗”,字体苍劲有力,浑然一体;踏进大门就看到约两米高的韩愈石刻雕像,韩愈手握书卷,昂头挺胸,五柳须染直飘胸前,仙风道骨,大义凛然,不愧是“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风范;雕像下面是座黑色的石座,上面用汉语和拼音刻了两个大字“韩愈”,郭吕青和郭吕明赶忙跪下,拜了三拜,将焚香插入三角黑色圆形香炉内,绕像三圈以示瞻仰;石刻雕像旁边有水池,荷花朵朵,含苞待放,绿水莹莹,清澈见底,里面有无数枚硬币铺满池底,可见香火之旺。
郭吕明三人径直來到后院,见翠柏蓊郁,枣树成林之间有韩愈墓碑,砖石围住,面积虽然不大,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郭吕明双手合十,心中默念,希望自己的两个堂弟明年高中,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希望自己父母和妹妹的冤情早日得雪。
游行回廊,碑文甚多,有介绍韩愈生平事迹的,有介绍韩愈文学造诣的,有韩愈作品欣赏的,不一而足,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郭吕明看着一个个碑文,崇拜之情如升腾之沸水,为mz能够出现这样一位超级大文豪而感到骄傲。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宗大历三年至穆宗长庆四年,年五十六),字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河儿女 最新章节第168章 南庄凉粉与韩愈,网址:https://www.xbqg9.net/13/1382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