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莫斯科远东大会 港英酿沙田惨案(1/3)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史要】国、共联合组团出席远东大会;香港海员大罢工、沙田惨案;全国劳动大会……
却,中国**成立后,适逢共产国际决定召开一次远东各国**及民族革命团体大会,简称远东大会。曾经在爪哇从事过工人运动、有过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由此萌生了欲将中国各政党与团体联合起来组成革命统一战线的设想。
且马林觉得刚成立的中国**仅有五十余人,力量实在太弱,其发展壮大有待时日;看来,仅靠中国**如此微薄的力量,难以在中国很快实现苏维埃式的革命。而此时的中国国民党已取得了粤桂战争胜利,时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北伐,以期推翻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马林对于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及其北伐之举甚是看好,觉得不如让中国**与已有相当实力及长期斗争经验了的中国国民党合作。
因为,两党若能合作,不但有助于孙中山完成北伐统一中国的大业,中国**也能从中得利壮大自己;而一旦孙中山实现了夙愿,必会感恩于共产国际的帮助,他所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也就会依附过来;届时,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必会受到抑制,中国将会在苏俄的影响下进行一场苏维埃式的真正革命。
马林想到此,则向尚在广州的陈独秀建议,要求刚成立不久的**与国民党合作,并支持孙中山的北伐。
然而,此时的陈独秀虽然已曾表示过愿意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但却仍坚持**建党的原则而不愿跟着共产国际的指挥棒转;且陈独秀对于孙中山的北伐持有异议,觉得那样既不可行又非其时;因而,陈独秀没有接受马林的建议。
其实,陈独秀倒是赞成广东省长陈炯明的所为;认为陈炯明希图将广东建成一个模范省并已在付诸实施之中了的举动值得肯定,并觉得陈炯明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其所思所行与**的主张相近;因此,陈独秀甚至于萌生了邀请陈炯明加入**的打算。然而,当陈独秀正式向陈炯明发出这一邀请时,却被陈炯明婉言谢绝了;陈独秀这才悟到了陈炯明有其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两人跑的并非是一条道上的辙;陈独秀见不可勉强,只得作罢。
陈独秀的不愿合作,令马林心中不乐却是无奈。
而对于陈独秀长期待在广州而无意党务,马林深感不满;因此,常敦促陈独秀离粤回沪。而**内的同志也觉得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远在广州不利于开展党的工作,也一再催促他能回上海主持党的中央工作。
不久,孙中山与陈炯明因政见分歧而矛盾公开化了,广州的政局日赴紧张;陈独秀也觉得不宜在广州久待下去,这才接受了马林与党内同志的意见决定离粤回沪;于是,一九二一年八月,陈独秀辞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职务,离开广州返回上海了。
陈独秀回到上海后,化名“王坦甫”居于渔阳里二号;然而,他的行踪很快引起了法国巡捕房的注意。
果然,十月四日中午,一批法国巡捕突然闯入渔阳里二号,搜获了《新青年》等许多所谓过激的杂志与书籍;于是,法国巡捕就以此为由将正在家中的陈独秀及前来议事的杨明斋、柯庆施、包惠僧、高君曼等五人拘捕了。
陈独秀再次被捕后,上海的《申报》、天津的《大公报》、北京的《益世报》等立即在显著的位置报道了消息,张国焘则赶紧印发大量传单欲行解救。
远在北京的蔡元培和胡适闻讯后,立即致《电》驻上海的法国领事,为陈独秀开脱;正在准备北伐的孙中山应张太雷等人的请求,也给法国领事拍电报,要求释放陈独秀;而马林更是花钱请了法国律师巴和,设法为陈独秀保释。最后,经众人的多方努力,陈独秀终于被判罚大洋一百元获释;其他几人也络绎保释后,此案才于了结。
经此一劫,陈独秀对于孙中山与马林等人的鼎力帮助颇为感动;自此,陈独秀捐弃前嫌与马林融洽相处,并表示愿意接受马林的建议而与国民党合作了;同时,决定让中国**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
陈独秀的态度转变,令马林十分高兴,觉得自己的主张可得以实现了;于是,马林打算设法与孙中山会晤,以促进国、共两党尽快合作。
因此时,孙中山远在广西桂林准备北伐;马林则就近在上海先与孙中山的代表、时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张继接洽,道明了意向并希望能与孙中山晤面;于是,张继向孙中山报告。
此前,孙中山早与列宁及共产国际的其他领导人有书信往来,对于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革命成功十分敬佩;所以,当他得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与他晤面,心中自然大悦;也就立即指示张继,将马林邀至桂林晤见。
是年底,马林及其助手兼翻译张太雷在张继的陪同下,乘坐岳阳号轮船从上海出发溯江而上,至湖北汉口登岸;然后,转由粤汉铁路南下,途经湖南、广东,一番舟车劳顿千里辗转后终于抵达桂林。
孙中山对于马林的到来表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05章 莫斯科远东大会 港英酿沙田惨案,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