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罢工潮此起彼落 马林倡国共合作(2/3)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张国焘、高君宇等五名中央执委会委员均到会,马林及翻译张太雷也出席了会议。
“西湖会议”上,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强调指出:“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各阶级联合的政党,无产阶级应该加入并改造国民党,以推动民主革命。”接着,马林进一步郑重提醒:“共产国际执委会的这个指示,完全符合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精神。”
与会者知道,“西湖会议”是专门为国、共合作问题而召开的;且马林亮出了共产国际执委会这把尚方宝剑,令众人缄口难言了。
因为,共产国际加入条件中的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的一切决议,所有加入共产国际的党都必须执行。”所以,自从中国**加入共产国际后,接受与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或决议则是毋庸置疑的原则。
因此,陈独秀只得勉强:“对于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作为中*共*中央执委会委员长的我当然服从;然而,我的服从是有条件的。孙中山那套按手印、宣誓服从他个人等入党时的封建仪式令人难以接受,只有孙中山将国民党改造得民主了,我才同意加入;否则,即使是‘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命令,我也要反对。”
众人听陈独秀如此,均表示附和;而且一致强调,即使加入了国民党,也要保持**的**性。
马林见众人虽然异口同声意见一致,但却都没再明确表示反对,而只是所谓的有条件加入而已;于是,马林以和缓的口气道:“陈独秀同志与各位的意见是对的,国民党那套非民主的方式固然得改;不过,我们可以去跟孙先生谈,敦促他改正。而**加入其中,正可起到改造国民党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加入进去,促使国民党的改造。而为了能保持**的**性,不妨可采用**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如此,党的**性不会受到妨碍,大家也就不必过虑了。”
马林的这一折中方案,众人听了觉得尚可,这才缄口没有再表异议了。就这样,西湖会议最终通过了“**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国、共两党合作就此开始了。
“西湖会议”后,回到上海的陈独秀、李大钊约见了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的林伯渠,请他将“西湖会议”的精神转告孙中山,并表示欲晤见孙中山。
此时,孙中山刚抵达上海,正为因“平叛”失利被迫离开广州而烦恼;听**的“西湖会议”做出了“加入国民党”的《决议》,对于刚遭受过挫折的他来无异于雪中送炭心中大悦。
此时的孙中山因受挫力量有所削弱,正需要有人助他一臂之力;而**已靠在了苏俄这棵大树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孙中山不敢再对其觑了;因此,当陈独秀与李大钊要求晤见他时,孙中山立即表示了欢迎。
几天后,陈独秀、李大钊在张继、林伯渠等人的陪同下会见了孙中山,双方开门见山地谈及了国、共合作及**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孙中山兴奋地:“为国民革命,奋斗至今屈折无数,深知众擎易举一木难支;欲求革命成功,尚须国人齐心协力。今陈炯明背我之时,贵党却愿与同舟共济,足见贵党之诚意,此乃之幸也。诸君加入本党后,仍可继续为共产国际成员;至于所言不必要之仪式,仲甫不必顾虑,吾早已取消。不瞒诸位,此非为一己之私而立,实因本党成员鱼龙混杂,为有约束不得已而为之;此仪虽去,然本党尚有短弊,亦正欲革新;贵我合作后,当请诸君助吾改革,以求新生。”
听了孙中山的这番肺腑之言后,陈独秀、李大钊原有的过虑顿时冰释了;于是,国、共两党合作终于达成。
第二天,因李大钊要回北京,即由张继、林伯渠等人介绍,孙中山亲自主持,李大钊率先加入了国民党。尔后,陈独秀、张国焘、张太雷、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一大批**的主要领导或骨干均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从此,国、共两党合作即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施了。
国、共两党合作后,**的许多党员虽然都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而具有了双重身份,但自身的组织机构却仍保持着**性,并按照党的《纲领》积极开展工作以壮大自己的队伍。
而就在“中*共*二大”召开的同时,汉阳钢铁厂又暴发了工人罢工。
原来,面对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各地的执政当局与资产阶级皆惶恐不安了。当时,武汉已有江岸铁路工人俱乐部、扬子机器厂工会、汉阳钢铁厂工会等多个工会组织;武汉当局为扼杀工人运动,下令将这些工会组织封闭了;这下,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反抗。
针对当局的镇压,时任湖北省工团联合会组织主任项英决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汉阳钢铁厂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罢工。
汉阳钢铁厂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一**○年创办的,此时已有工人七千余。于是,在项英与武汉工团联合会组织部副主任许白昊、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林育南等人的发动下,长期承受资本家剥削与压迫的钢铁工人于七月二十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06章 罢工潮此起彼落 马林倡国共合作,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