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4/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更革命的党,即能造就,也有使中国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且“以产业落后的原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顿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及**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功为一个**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据此,结论道:“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如此,之所以要实施国*共合作,也就得到了充分的注释。

最后,《决议案》中特别强调了:“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之基础。”这显示了,国*共合作后的**仍具有其**性,符合广大党员的意愿;并为中国**今后必将**于国民党,担负起主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埋下了伏笔。

“中*共*三大”上还通过了《关于党员入政界的决议案》、《关于劳动运动的决议案》等其他六个《决议案》。并对中*共*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委会进行了改选,陈独秀仍为“委员长”,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谭平山等十四人为委员或候补委员;同时,设立了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等五人组成的中央局,毛*泽*东为秘书。

“中*共*三大”后,****党员纷纷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有的则在各级政府中任职,国共合作步伐加快了。

至此,马林完成了在中国的使命。

一个月后,共产国际派遣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来华接替马林的工作,马林在离华前再次拜会了孙中山。

因此前,孙中山已收到越飞从日本东京发来的一封电报,言:“苏联政府同意给孙中山二百万卢布的援助,并准备提供军事物资、派遣军事顾问、帮助开办军校。”

孙中山得此消息后十分高兴,特别是开办军校,孙中山也早有所思;长期来,因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总是要依靠军阀方能举事;而军阀只是为各自的利益所驱动,常是时合时离、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的多是靠不住,令孙中山叫苦不迭。

而蒋介石给予他的谏言,也令孙中山觉到了有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之必要了;因此,越飞所言正合其意。于是,孙中山立即给越飞回电表示感谢之意,并告以将准备派代表团赴莫斯科的打算相告。

马林来访时,孙中山设宴款待;因孙中山已有让蒋介石带团赴俄之意,也就让蒋介石入席作陪。

席间,谈及组团赴俄之事;孙中山请马林协助组团,马林当然乐意帮助也就暂缓离华而滞留了。同时,孙中山当面蒋介石交待,要他带团赴莫斯科;蒋介石能担此重任,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蒋介石对苏俄向往已久,曾在一次阅读《俄国革命记》后,在日记中写下“想望靡已”四字。

其实,蒋介石本来是羡慕欧美的,曾有游历欧美三年及赴法国并游历世界的打算。然而,俄国十月革命后,蒋介石的兴趣开始转向了苏俄;当获知攻击彼得格勒的白卫军被苏维埃军队击退后,蒋介石为列*宁*政府为之更加巩固了而欣慰;并写了一篇题为《列国政府对付俄国劳农政府的手段如何》的稿子,投寄给由其挚友戴季陶主编的《星期评论》周刊。自此,曾经羡慕欧美的蒋介石开始向往苏俄了。

当发觉孙中山与苏俄接触渐频时,蒋介石也对苏俄更充满兴趣了;为此,蒋介石曾请人教习俄语,为有朝一日能赴莫斯科做准备。

蒋介石的这些举动被孙中山察觉,现在他想组织一个代表团赴莫斯科考察,而主要目的是要苏联帮助他用武力统一中国;因涉及军事,蒋介石也就成了最佳人选;因此,孙中山就将带团赴俄之事交给了蒋介石。

孙中山对蒋介石早已十分器重,而今又将此重任交予,更可谓是刮目相看了。

如此,蒋介石的多年宿愿终于可以实现了;同时,蒋介石还觉到了自己在孙中山心目中的地位正在上升,这令他更是暗喜不已,乐得难眠了几宵。

在马林的协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组,赴俄代表团终于组建成了;定名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蒋介石任团长;代表团成员有,曾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邵元冲、大元帅府英秘书王登云、马林的翻译张太雷、浙江萧山东乡教育会会长沈定一。

行前,孙中山对蒋介石耳提面命地叮咛再三,务使苏联政府支持他的军事行动,蒋介石欣然受命。

一九二三年八月十六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启程。

蒋介石率代表团一行乘坐木神丸号日本客轮启程,在青岛登岸后转乘火车经哈尔滨至满洲里;然后,进入苏联境内,再沿西伯利亚大铁道一路西行,途经苏联的赤塔、伊尔库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11章 黎元洪被迫下台 孙中山派团访苏,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