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北京政变(2/4)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兴城、绥中一带布防严阵以待;所以,直军对葫芦岛的进攻未能奏效。
吴佩孚眼见温树德攻击葫芦岛无果,遂又从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处抽调了两个旅的后备军,由温树德用军舰运至营口抢滩登陆,以对奉军的后方辽阳、奉天等地发起进攻;从而,逼迫奉军从前线撤军回救,以减轻直军在山海关受到的正面压力。
然而,因奉军的空军力量较强,弥补了其海军力量不足的弱点;因而,直军欲在营口的抢滩登陆,很快就被奉军较强的空中火力阻截在了滩头阵地,且伤亡惨重而被迫放弃。
直军在营口的抢滩登陆不成,吴佩孚的围魏救赵之计也就落空了,直军在山海关的军情依然吃紧。
此时,留在北京的讨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张方严眼见山海关前线军情吃紧,则自作主张地给尚迟缓在古北口的冯玉祥发了份电报,催促他从速进兵的同时且又言“此间形势危急,无有意外胜利,恐难挽回颓势”。
张方严的本意是想催促冯玉祥“利用至今尚无损耗过的实力,赶快开辟第二战场并务必取胜,以化解奉军对山海关的压力,使直军扭转颓势”。
然而,张方严哪能知道自己是在痴人梦;冯玉祥巴不得给吴佩孚当胸一击,岂愿为他解围?
其实,冯玉祥自从起兵以来,一直在关注山海关方面的军情,以选择最佳的时机举事。张方严的来电恰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信息,冯玉祥从中获知,直军在山海关的军情万分危急,吴佩孚已无回天之力了。
因此,冯玉祥觉得这正是大好时机;于是,通知胡景翼,决定立即举事。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八日,冯玉祥命令其部将陆军第十一师第二十二旅旅长鹿钟麟星夜回师北京,正式举事了。
鹿钟麟领命后,即率本部人马轻装潜行,以日行二百里的速度奔袭北京。
胡景翼闻知冯玉祥举事后,也立即下令南撤去接应冯玉祥;同时,派遣其部将陆军暂编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岳维峻阻截王怀庆部,以防王怀庆回救北京。
而作为内应的京畿警备副司令孙岳,早已做好了接应的准备;所以,当鹿钟麟兵临北京城下时,孙岳即下令大开城门放其入城。
鹿钟麟率部进城后即与孙岳部汇合一起,立即将北京城内各要害部门及交通要道全都控制起来;同时,鹿钟麟又率部包围了总统府。
总统府卫队猝不及防,还未回过神来就全被缴械束手就擒了。因此,鹿钟麟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总统府。
大总统曹锟来不及搞清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成了阶下囚;然后,被软禁在中南海的延庆楼内了。
就这样,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因筹划缜密择机得时行动迅捷而一举成功。这场“北京政变”干得神不知鬼不觉的且毫不扰民,简直是一宗奇迹令人叫绝。
次日清晨,北京市民不知不觉中发现街上贴满了《安民告示》,方才明白昨夜北京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北京政府一夜之间已易主了。
众人见贿选总统曹锟被推翻并软禁了,皆额手称庆奔走相告;冯玉祥因此而名声大振,且标榜青史了。
第二天,冯玉祥的大队兵马也回师北京,与胡景翼、孙岳会师。
然后,仨人在北苑会议,决定将三人所部联合组建成“国民军”;冯玉祥所部为国民一军,胡景翼所部为国民二军,孙岳所部为国民三军;由冯玉祥任国民军总司令,仨人分别自兼各军军长。
国民一军编列四个师,第一师师长鹿钟麟、第二师师长刘郁芬、第三师师长郑金声、第四师师长宋哲元。国民二军也编列三个师,胡景翼自兼第一师师长、岳维峻任第二师师长、田玉洁任第三师师长。国民三军则编列四个师,第一师师长孙岳自兼、第二师师长叶荃、第三师师长陈钊、第四师师长王为蔚,另有三个混成旅、一个补充旅及一个混成支队。
接着,冯玉祥派内阁总理颜惠庆与内务部次长薛笃弼去见曹锟,要曹锟下《停战令》并将吴佩孚免职。
曹锟被软禁后余悸未尽,他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竟然会在一夜之间从大总统的宝座上掉下成为阶下囚;打击来得如此快捷而迅猛,简直令人头晕目眩了。
曹锟感到诧愕、惊恐而木然,但又不得不正视与面对。
所以,颜惠庆与薛笃弼来见他时,本来还想摆弄一下大总统架子的曹锟不得不放聪明了,知趣地对颜惠庆:“而今是责任内阁,有权处理国事,尔等看着办吧。”
其实,即使曹锟没认可,冯玉祥也要如此办了。
于是,冯玉祥即以大总统曹锟的名义,下达了《停战令》并罢免了吴佩孚的一切职务。
接着,十月二十五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联名《通电》,邀请远在广州的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北京政变”的消息传到山海关后,正在前线指挥御敌的吴佩孚大惊失色了。
吴佩孚唯恐因此而军心被撼,赶紧《通电》斥责以曹锟名义下达的《停战令》等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19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北京政变,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