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1/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史要】陈炯明救粤军;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蒋介石棉湖大捷;孙中山北京逝世……
却,北京城内吵吵闹闹地召开“善后会议”之际,南方的广州又闹事了。
原来,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后;商团武装覆灭,广东总商会会长陈廉伯等人逃往香港后不敢再滋事了。
然而,许多劫后余生的广东商人却不甘心。于是,一批绅商联络了其他各界的一些人士,成立了一个以“救粤”为号召,“广东自治”为目标的“广东各界救粤联合会”简称“救粤会”。
然因,“救粤会”成立后,因缺少有声望的领军人物,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起了序曲却没有续音。
后来,有人想到了陈炯明;于是,派代表去拜会已从香港返回隐居于海丰了的陈炯明,欲请他出山以主持公道,“拯救粤民”。
而此时的陈炯明,自从被滇、桂军驱逐下野后,确是想退隐江湖不再问政了;虽然,他对商团事件也已有所耳闻,但却觉得无非是政、商之争,难辩是非;与己无涉,毋须过问。但谁知,这些商人却找上门来了;并要他重新出山行所谓的“主持公道”,这倒着实让陈炯明感到了有点为难。
陈炯明本想推诿,但当商人们泪流满面地哭诉、绘声绘色地陈述了“西关惨案”后;陈炯明不由得被激怒了,忍不住起而拍案愤道:“涂炭百姓,泯灭人心,天地难容!”
众人见陈炯明被激起了,遂又怂恿一番以固其志。
此时,驻军于兴宁、已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广东督办了的林虎,邀集十余名粤军将领,领衔联名《致电》陈炯明,促道:“虎等驰驱岭海,无补时艰;竞帅勋望崇隆,志存救国;英雄时势,相需正殷;今特请回复粤军总司令原职,虎等当竭诚敬崇拥戴。”
陈炯明见此电函后,倍受感触而按捺不住了;遂不再推诿,愿为“拯救粤民”而出山了。
此时,孙中山已启程北上;陈炯明觉得,正可趁孙中山不在广州之机,起兵救粤。
于是,陈炯明在一直追随于他、曾任粤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马育航等人的陪同下,离开海丰移节汕头,召集粤军旧部重整旗鼓。
陈炯明抵达汕头后,时任汕头防务督办兼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将其迎至位于林家祠堂的粤军第二师师部。
十二月二十六日,陈炯明在汕头发布《复职通电》;《通电》中严正申明:“民二以还,粤有亡省之痛。炯明不忍邦国沦胥,缔造粤军,戮力护法,并藉以复粤。不图德薄能鲜,未能保邦制治,迭生变故,诒祸桑梓,追忆前事,痛心无极。两年以来,粤益糜烂,每闻**掠之酷,辄思覆□之悬,我老父忘其无状,仍迭以督师平难,环相责备,抬举之义,诚何敢辞?然以神狐已露其尾,鬼魅或遁其形,果启悔祸之心,原有解纽之道。姑复忍痛,冀其作忏。乃此半年斯民之水火益深,益觉悟之相期无望。闲畲苛暴,粤何以堪。炯明禀敬恭之谊,承责备之频,岂敢告劳,坐视颠沛。谨于本日复任粤军总司令职。集合全省军民,群策群力,协靖粤局,切盼我全粤父老兄弟,深维乱难,急起图孙,各尽所能,奠此邦族。炯明誓当整饬部曲,率循父老兄弟之公意,廓清凶秽,还我净土,务使广东确立自治之基,毋俾流氓再扰乐业之境。”
接着,陈炯明将召集的粤军旧部组成了一支“救粤军”,自任救粤军总司令。然后,在汕头会议并部署,决定对广东政府采取军事行动。
就这样,陈炯明将自己置于了广东政府的敌对面,这才真正叛逆了。
“救粤军”成立后,陈炯明即派人去与云南的唐继尧联系;希望能与唐继尧联手,对广东政府实施东西夹击。
然而,唐继尧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回音;所以,陈炯明也不敢贸然行动。因此,“救粤军”的“汕头会议”后却没了下,似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倒是“救粤会”在东莞、宝安等地多次集会,号召“粤人自救”;并发放所谓的救粤公债,为陈炯明的“救粤军”募捐筹饷,着实热闹了一番。
广东政府见陈炯明打出“救粤军”旗号发难了,不得不组织反击。
于是,广东政府立即组成了以杨希闵的“建国滇军”、刘震寰的“建国桂军”、许崇智的“建国粤军”为主的“东征联军”,由杨希闵任东征联军总司令。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广东政府发布《东征宣言》,先发制人地对陈炯明实施东征讨伐。
二月一日,,“东征联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向粤东进军。左路由杨希闵的建国滇军取道增城、河源后,直捣粤军的后方龙川、兴宁;中路由刘震寰的建国桂军取道博罗后,再直扑陈炯明的老家惠州;右路则以许崇智的建国粤军取道东浣、海丰、陆丰后,直取潮州、汕头。
此时,黄埔军校刚组建了两个教导团;于是,校长蒋介石与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教导团也来参战了,随同而至的还有多名苏联顾问。
然而,杨希闵与刘震寰两人却瞧不起这支仅有三千人的队伍;觉得这些初出茅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22章 革命军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京宾天,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