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北伐军光复沪宁 三三一重庆惨案(1/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史要】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北伐军”光复“沪、宁”;南京“三·二七惨案”,重庆
“三·三一惨案”……
却,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受挫后,更心切于攫取“沪、宁”了。
三月上旬,何应钦率领的“东路军”第四、第五、第六共三个纵队及鲁涤平的第二军,已由浙北的湖州、长兴、安吉、泗安等地向苏南的宜兴、皖东的广德进军了。
此时,驻在宜兴、溧阳一带的有“五省联军苏军”的白宝山、梁鸿恩等部,俩人见“北伐军”来攻,即率部反击。
然而,“北伐军”士气正盛,双方激战半日,“苏军”不敌败退;于是,“北伐军”攻取宜兴、溧阳;接着,又进取溧水、常州、丹阳等地。
从而,将沪宁线拦腰切断,使上海、南京两地守军失去了联系。
此前,曾是“潮梅镇守使”的刘志陆,在“国民政府”的“第二次东征”时被蒋介石击败;跋涉千里到山东投靠张宗昌后,被《任命》为“直、鲁联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兼第十三军军长。
此时,因“沪、宁”吃紧,孙传芳向张宗昌求援;于是,张宗昌派遣刘志陆率部驰援,随行的还有徐源泉的“直、鲁联军”第六军与毕庶澄的“直、鲁联军”第八军。
“直、鲁联军”南下后,毕庶澄所部进驻上海;刘志陆与徐源泉则进驻南京,欲以此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
但而今,沪宁线被切断,上海即成了一座孤岛,毕庶澄困守其中惶惶不可终日了。
而此时,蒋介石派遣时任“国民党烟台市党部执委会常委”崔唯吾以同乡关系前往游毕庶澄;欲以委任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军长”作诱饵,令毕庶澄放弃抵抗;从而,兵不血刃地占领上海。
毕庶澄心中矛盾、一时难决,既不答应、也没拒绝,态度显得很是暧昧。
蒋介石见状,倒是打算耐心等待,以给毕庶澄考虑的时间;因此,已进抵到松江了的白崇禧所部遵照蒋介石的《命令》驻军不前了,致使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二次武装起义”惨遭失败。
虽,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连遭两次失败了;但是,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中*共*却并不因此气馁,决定再次组织工人举行起义,以配合“北伐军”攻取上海。
为吸取前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共*加强了对起义的组织领导,设立了一个由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尹宽、彭述之、周恩来、萧子璋等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同时,“特别委员会”又下设了“宣传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由“中*共*上海区委宣传部主任”尹宽《任》“特委宣传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任》“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分别负责对起义的宣传发动和组织领导。
周恩来深感责任重大,遂与“中*共*江、浙区委书记”罗亦农、“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赵世炎、“中*共*江、浙区委常委”兼“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等人商议,为起义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成功。
尹宽领导的特委宣传委员会则利用《平民日报》、《工人快报》、《上总通讯》等报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很快又将上海的工人和市民发动起来,并组织召开了“上海市民临时代表会议”,推选出由各阶层代表三十一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为再次举行上海市民总罢工做准备。
而“特委军事委员会”则组建培训了一支三千人的“工人纠察队”,作为起义时的骨干力量;并购置了一批武器,将“工人纠察队”武装起来。
同时,周恩来还为起义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并亲自担任“起义总指挥”。
三月上旬,何应钦所率的“东路军”又掉头攻取了无锡、苏州,缩紧了对上海的包围。
而困守上海的毕庶澄并不真想投诚,因而迟迟没有给蒋介石回应;蒋介石等得不耐烦了,这才《命令》白崇禧复“向上海挺进”。
然因,上海毕竟是“东方大都会”,“西方列强”盘踞其中,蒋介石投鼠忌器地唯恐得罪了列强;于是,当白崇禧率部进抵到上海西郊的龙华后,蒋介石忽又《命令》他“驻步”了。
如此,又让驻守上海的毕庶澄缓了口气;不过,毕庶澄所部毕竟已受到了重创,纷纷败退市内。
周恩来见“北伐军”已兵临上海城下了,且毕庶澄所部溃退后、龟缩在闸北等地不敢露头、没了往日的嚣张气势,觉得起义的时机已到。
于是,决定于三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二时,以黄浦江上的轮船鸣笛为号,先举行全市大罢工;然后,工人纠察队趁大罢工之机,在南市、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闸北等七个区同时起义。
是日正午,随着黄浦江上轮船的齐声鸣响,上海工人总罢工又开始了。
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多达八十万,许多市民、商人、学生也参与进来举行罢*市、罢*课,声势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46章 北伐军光复沪宁 三三一重庆惨案,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