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咸丰朝懿妃得宠 洪秀全金田起义(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冯云山在紫荆山的古林社村安下身后,起始以替人担泥挑土、割禾打谷为生计,勉强度日;忍不住吟咏几句打油诗自我解嘲,以宣泄胸中郁闷。
雇主曾槐英发觉冯云山能诗会,就将他推荐到紫荆山大冲曾玉珍家去教书,冯云山这才有了一份安稳的生计。
教书之余,冯云山仍不忘传教布道,暗中发展拜上帝会。
不多久,即有广西桂平县人杨秀清与韦昌辉、武宣县人萧朝贵、贵县人秦日纲等多人先后入会;没出数载,共收信徒两千余众。
冯云山还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曰:“暂借荆山栖彩凤,当将紫水活蛟龙。”以示自己壮志不泯。
广西平南县有一侠义之人胡以晃,祖上曾为豪绅望族;后来,却是家道中落。为了中兴家业,胡以晃也曾经应试赴考欲谋仕途前程;然而,却是科场失意未能如愿。于是,胡以晃藉着祖上传下的一些家财,在花洲山人村中建了几间庐舍,打算隐迹林泉。
胡以晃喜好交友,且仗义疏财。冯云山留居紫荆山后,即与胡以晃结识。
胡以晃常邀冯云山到庐舍畅叙,冯云山则以天国教义相。最后,冯云山竟然把胡以晃动了;胡以晃也就放弃了隐居生涯,走出山林来依附“天国”了。
胡以晃信仰天国十分心诚,竟然将所有的家产变卖了都捐出,并把原来为了隐居而建的几间庐舍也提供给天国使用。
于是,该庐舍就成了拜上帝会的聚会之地;若有危急之时,会员们可到庐舍中避居,以免祸。
且,洪秀全与冯云山分手后,辗转到广州向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求教,并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中谴责“清庭无能,社会**”,主张“信仰上帝”,倡导“创建天国,拯救万民”。
尔后,洪秀全也赴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
洪秀全将所撰的《原道醒世训》等章在信徒中广为传布,并制定《十款天条》作为拜上帝会的办会宗旨。洪秀全自称是“天父次子、耶稣胞弟”,心中暗喜,也就对创建“拜上帝会”更是百倍用心不遗余力了。
道光二十七年,洪秀全去贵县布道,冯云山率信徒则将象州、花雷、天泗等地的社稷神坛全部捣毁。
于是,武宣县团练头子王作新突然袭击“拜上帝会”总坛,以“迷惑乡民,结盟聚会,不遵清律,亵渎神明”
的罪名将冯云山缉拿。
“拜上帝会”失去主心骨,顿觉群龙无首而乱了阵脚;有些信徒开始动摇想溜遁走人,“拜上帝会”面临瓦解崩溃的危险。
正在此危急之时,杨秀清忽然心生一计,装疯卖傻地手舞足蹈了一番后,假托天父附身;并假天父之口,诳称“洪秀全为天父次子”,要信徒“尊从其言,坚守信念,与清妖抗争到底,保天国太平”。
杨秀清此举果然灵验,众信徒信以为真不再如鸟兽散;皆愿追随洪秀全,效忠于天国了。
同时,萧朝贵与韦昌辉也以同样方法,假托天兄附身,胡扯一番后稳住了信徒。
于是,“拜上帝会”会员卢六率领一班信徒,追赶到半途中将冯云山救回。
洪秀全闻知冯云山被捕,急忙从贵县赶回。
洪秀全见杨秀清等仨人已设法稳住信徒,使“拜上帝会”渡过一劫,心中十分感激;于是,称仨人皆是“天父之子”。
经洪秀全如此一言,仨人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骤然崛起,仅次于洪秀全与冯云山了。
数日后,王作新再次进山,又将冯云山和卢六一并捉拿,投入大牢。
为救冯云山,洪秀全决定亲自到广州走一趟;欲以“清政府准许洋人传教”为由,向两广总督徐广缙提出申诉,要求“释放冯云山”。
然而,徐广缙没有接见他;洪秀全白跑了一趟,只得怏怏而回。
洪秀全回到紫荆山,焦虑难安,不知如何是好。
杨秀清献计道:“我听桂平知县贾柱是个贪财之徒,何不用些银两将他买通,不就万事大吉了?”
洪秀全觉得可行,便以重金暗中贿赂贾柱。
果然,贾柱收受银两后,密授手下狱卒故意疏于防范,让冯云山脱逃。结果,非但是冯云山得以逃脱,连两名看押人犯的狱卒也随同冯云山一起上了紫荆山入伙;只可惜,卢六已在牢中不幸被折磨而死。
杨秀清献计救了冯云山,洪秀全更是器重他了,视其为天国的支柱。
冯云山脱险后回山,众人额手相庆,置酒压惊,不在话下。
洪秀全则私下里与冯云山商议:“如此坐以待毙,不如趁早举事。”
冯云山却:“尚非其时。吾观清妖气数未尽,其势未竭。吾若轻率举事,恐为不利。今吾虽有信徒众多,但散于四乡,不成气候;且善战能将者不多,若清妖来犯,何以拒之?故尚须遍访能人,广招贤才,方可伺机举事。吾闻贵县有一姓石名达开者,智勇兼备,胸有谋略;若能邀得此人,共举义事,则天国幸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4章 咸丰朝懿妃得宠 洪秀全金田起义,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