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清皇朝四面楚歌 英公使密访天京(1/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史要】捻党起义、两广天地会起义、红钱会、上海刀会起义。清军建南、北大营,围困天京。英国公使暗访天京……

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但引起了翰勋爵的关注,并且激发了反清情绪;那些早已植根于民间的众多会党,均纷纷效仿揭竿而起,使满清皇朝更是面临了四面楚歌而穷于应付。一时间,各地的反清武装斗争此起彼伏经久不绝。

湖南的天地会首领、东安渌埠头人朱洪英与广西武宣人胡有禄,早已在二年前就以明恭义堂的名义在广西南宁举事后一直活动于湘、桂边界。

咸丰四年,朱洪英见太平天国已夺取了金陵并建国;于是,也率数万天地会员,一举攻占了灌阳;并仿效着也建立了升平天国;朱洪英自称镇南王,胡有禄称定南王,定年号为太平天德。

然后,以灌阳为中心,攻取了湖南的道州、嘉禾、江华及广西的恭城、富川等地,一度声振湘、桂。

第二年,胡有禄在新宁遇害;朱洪英则转战在湘、桂、黔三省边区,一直坚持到同治十三年才被捕就义。

咸丰三年,福建有永春人林俊率领的红钱会起义,一度攻占了德化、永安、大田、沙县、龙溪、仙游、安溪等地;并与太平天国取得联系,林俊被封为烈王。

红钱会坚持在南安、惠安一带抗清,直至咸丰七年林俊战死,红钱会才告消亡。

第二年,浙江温州人瞿振汉、金佩铨率众在浙南起义;因头裹红巾,故也称红巾军。起义后,以乐清为根据地,在临海、黄岩、大罗山、温州等地活动多年。

而居于云南边陲的回、彝、白、壮、藏、哈尼等少数民族,因土地贫瘠且连年遭灾百姓饥馑难忍;而满清皇朝却不恤民苦而仍横征暴敛,地方官吏及土司头人更是巧*取*豪*夺;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迫使边陲各地的少数民族常有规模不同的起义爆发;而众多的少数民族起义中,尤以回民起义为最。

咸丰六年,受了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云南相继爆发了多股回民起义。

杜秀起于蒙化,马德新起于新兴,马如龙起于建水,徐元吉起于澄江,马凌汉﹑杨振鹏起于昆阳,马联起于曲靖,马荣起于寻甸,马金保﹑兰平贵起于姚州;这些分散的股回民起义,后来渐渐的汇聚成了两股稍具规模的义军。一股是以太和人马德新、临安人马如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活跃于滇东、南。

这支起义军曾西克楚雄,三攻昆明;然而,由于起义军首领马德新、马如龙等人皆原是回族的上层人物,反清意志并不坚定;所以,最后均被云贵总督恒春招安归降偃旗息鼓了。

但是,马德新因是伊斯兰教的经师,归降后仍致力于宣扬伊斯兰教而继续与清庭有悖,结果还是被杀害了;而马如龙倒是死心塌地的降了清皇朝,并协助清庭镇压别的回民起义军。

另一股即是以云南永昌府保山人杜秀为首的回民起义军,活跃于滇西。

这支起义军曾一举攻占了滇西的二十余个厅、州、县,并在苍山、洱海一带建立了大理政权,杜秀被起义军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

云贵总督恒春曾调兵镇压,但未奏效。

马德新、马如龙被招安后,恒春同样以高官厚禄招安杜秀;但杜秀未受诱惑,坚持与清庭抗衡到底;直至一八七二年,仍活跃在滇西的蒙化厅、顺宁府、鹤庆、丽江等地,使清庭不得安宁。此是后话,搁下不表。

与此同时,长期活动在两广的天地会成员,因受太平天国起义的鼓舞也伺机而动。

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广东鹤山县船民陈开在佛山石湾大帽岗举起“反清复明”的义旗,然后迅速攻占了佛山。

接着,掌管广东天地会四大堂口之一东江分堂的首领、顺德潭村人何六,在惠阳至番禺的东江两岸响应起义;粤剧名伶、广东鹤山人李茂,则聚合了一批粤剧界子弟也举起义旗响应。

一时间,相应起义者竟逾十万,并一举攻取了府、州、县城数十座;因起义军势头猛如洪水,起义军则自称为洪兵,故这次天地会起义也称洪兵起义。

起义军共推陈开为盟主,尊称安东将军。

然后,陈开汇集各路洪兵围攻广州,将两广总督叶名琛围在广州城内达半年之久。

然而,因广州城防坚固,久攻不克;且叶名琛有英、美等国给予粮食、军火接济,而起义军则因补给困难无法持久。

而此时,天地会的起义,已使清庭大为震惊;清庭唯恐广州有失,已从各地纠集兵力欲加以镇压。

于是,起义军被迫撤离广州;溯江而上,转向清庭势力相对薄弱的广西进军。

陈开、李茂率领洪兵四万余众、战船千余艘,沿江而上;在德庆冲破清军张敬修所部水师的堵截后,越过封川,进入广西。

然后,再西进到达肇庆;即与西江水上天地会首领梁培友会合后,继续向浔州进军。

就在广东的天地会举义时,散布于广西各地的天地会也纷纷响应相继举义。

桂西南有吴凌云,桂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6章 清皇朝四面楚歌 英公使密访天京,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