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徐树铮收复外蒙 张敬尧湖南被逐(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蒙。
正在北洋政府欲举兵收复外*蒙之时,忽报大蒙古国的哲布尊丹巴活佛遣使前来,言“大蒙古国欲重新归附中国”。
原来,外*蒙古的所谓大蒙古国自从宣布自治后,一直来是依靠沙*俄帝国而生存的。而自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特别是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以后,所谓的大蒙古国自感失去了靠山;而以哲布尊丹巴活佛为首的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却又担心苏*俄的“赤*化”若是波及大蒙古国,则会危及他们这些王公贵族的根本利益。因此,权衡利弊后,哲布尊丹巴活佛等人这才做出了“归附中国”的决定。
于是,哲布尊丹巴活佛遣使赴北京向北洋政府表达此意。
哲布尊丹巴活佛的这个举动出乎北洋政府的意外,甚至于有点不敢相信如此的好事竟会如天上掉下的馅饼真的砸在了自己的头上;但是,哲布尊丹巴活佛派遣的使臣已来北京,也就不得不信。若是哲布尊丹巴活佛真的能主动归附,北洋政府岂不就能兵不血刃地收回外蒙古了,如此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于是,北洋政府立即指令驻库伦都护使陈毅与哲布尊丹巴活佛谈判,协商归附事宜。
经过谈判,双方即签署了《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其中第一条即规定“外蒙古自治政府自动取消”,意即归附中国。
然而,《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却被所谓的大蒙古国议会否决了,这无疑是给热切盼望着能摘取现成果实吃的北洋政府当头泼了盘冷水。
这一出乎意料的变化,令急切希望通过收复外蒙古以改善形象的北洋政府急不可耐了;于是,北洋政府只得决定动用武力予以收回。
此时,段祺瑞已退居幕后,其组建的参战军也已更名为了“西北边防军”,徐树铮则被调出北京任命为了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于是,北洋政府即命徐树铮率部出征。
一九一九年十月,早已枕戈待旦的徐树铮即率领一支由二旅步兵与一团骑兵组成的西北边防军挥师出塞,深入大漠拉开了收复外*蒙古的战幕。
于是,徐树铮率领大军出征,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
而因没有了靠山的所谓大蒙古国面对徐树铮统率的大军,早已如鼠见猫似的只恐躲避不及,哪敢抵抗?故而,徐树铮进军外蒙古后,并无大的接仗,很快就进抵到了库伦。
抵达库伦后,徐树铮的大军在库伦城外耀武扬威地摆开了阵势,但却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的门哥托草原上摆下宴席,请所谓的大蒙古国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前来赴宴。
此时,巴德玛多尔济眼见得中**队如此大的阵容,心中早已虚了;明知徐树铮摆的是鸿门宴,却不敢不往。
宴席上,巴德玛多尔济提心吊胆地大气也不敢出;未待徐树铮开口,巴德玛多尔济就已主动呈上早已准备好了的给中华民国总统的《上书》,恳请取消自治及废除中、俄、蒙之间的一切《条约》、《协议》。
徐树铮正是为此而来,也就毫不客气地照单实收了;至此,收复外*蒙古已是水到渠成。
于是,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北洋政府即以《中国大总统公告》方式昭告天下,正式宣布“取消外蒙古自治”,所谓的大蒙古国也就随之消亡,外*蒙古在游离八年后终于回归中国了。
北洋政府收复外*蒙古后,即将驻库伦都护使陈毅召回;而在库伦设立了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领兵一万驻防并统筹外蒙古事务。
接着,徐树铮又派兵驻防外*蒙古的买卖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以使外*蒙古完全置于中华民国的管治之下。
外*蒙古被收复后,徐树铮即回北京向徐世昌述职;同时,还向已离粤回上海了的孙中山致电报告。
孙中山想不到徐树铮竟会向他报告,这倒确实有点出乎意料;虽然,孙中山与北洋军阀之间有心结;但是,徐树铮这次收复外*蒙古毕竟是为中国人争了光,孙中山闻报后也为之高兴;且有道是有气不打笑脸人,徐树铮既已礼至了,自己岂能板脸不睬?
因此,孙中山给徐树铮回电,对于他收复外*蒙古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自此,孙中山对徐树铮刮目相看了,且相互间开始有了往来。
而徐树铮因收复外*蒙古,非但为国人争了一口气,也使自己的脸上光鲜了许多,且为他自己的人生之途添加了一笔重彩。
且,就在徐树铮因收复外蒙古而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之时;此时,潇湘大地上另有一颗新星正在冉起,这就是创办《湘江评论》的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有毛*泽*民、毛*泽*覃兄弟仨,毛*泽*东排行老大。早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有“达化斋法门”之称的杨昌济门下。
杨昌济早年投身于戊戌变法,认为中国非改革不足以图存。受尊师的影响,年轻的毛*泽*东也热衷于政治常思救国图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93章 徐树铮收复外蒙 张敬尧湖南被逐,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