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京畿地直皖战争 张作霖渔翁得利(2/5)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人身份兴致勃勃大大列列地入关了。

段祺瑞闻报张作霖入关,又惊又喜;惊的是,张作霖与靳云鹏是儿女亲家,唯恐两人联手;且因为,在当下的派系军阀中,张作霖的奉系已是一支不可觑的力量;若真是如此,岂能不使段祺瑞担心?喜的是,因此时的皖系尚未从五·四运动的困顿中缓过气来,与直系闹僵后虽然嘴上强硬,但心底里毕竟有点虚;所以,若是能经张作霖调停后罢干戈,何尝不是好事?因此,张作霖的入关调停,对于段祺瑞来实在是喜忧参半;最后,段祺瑞权衡利弊后还是愿意接受调停了。

所以,张作霖才入关,段祺瑞就派徐树铮特意前往廊坊迎候,并再次许以副总统之位要张作霖保持中立。因为,段祺瑞觉得,只要奉系能保持中立,仅有直系尚可对付,这才愿在张作霖面前如此低姿态。

而张作霖见皖系竟然在他面前低声下气了,心中不免暗喜,觉得自己的这着棋确是走对了,本欲也予承诺。

然而,当张作霖想到,此次直、皖之争源于其亲家靳云鹏与徐树铮,而直系的吴佩孚是为替靳云鹏抱不平才与皖系闹翻的;所以,在未听取直系的意见前,自己不宜表态;因此,张作霖只对徐树铮虚言应付并未明确答复。送走徐树铮后,张作霖没有急于进京去见徐世昌,而是径往保定去与直系的曹锟与吴佩孚晤面了。

张作霖到达保定时,吴佩孚也已由郑州继续北上进抵到了保定。于是,张作霖、曹锟、吴佩孚仨人在保定晤谈。此时的张作霖确实也希望直、皖双方能言和,以让他这个和事佬有颜面,往后可在人前吹嘘标榜。

然而,吴佩孚却坚持原来的意见,非要罢免徐树铮等人不可。吴佩孚不愿让步,却让张作霖有点为难了。

张作霖知道,徐树铮不但是段祺瑞的心腹,而且是皖系的主将;所以,仅此罢免徐树铮一条,段祺瑞就绝不会答应。若是吴佩孚非要坚持如此,他这个和事佬就做不成了。

因此,张作霖苦口婆心地劝,吴佩孚这才松口;同意“只要靳云鹏能留任,可以不提罢免徐树铮”,但却仍然坚持要罢免财政总长李思浩、交通总长曾毓隽、司法总长朱深,且绝没有再讨价还价的余地。

吴佩孚的话已到这个份上,张作霖觉得不好再多言了;何况,张作霖这次入关,名为调停,其实真正目的也是为了能让他的亲家靳云鹏留任。现在,关于这一点直系的意见已是十分明了;剩下的问题就不在保定,而是在京城中的皖系了。再,吴佩孚已经改口同意可以不提罢免徐树铮,想必皖系也应能接受了。因此,张作霖也就决定去见徐世昌并服段祺瑞,以便趁热打铁成就了这桩调停事,也显示一下他张大帅的有能耐;如此,他此趟入关也就算是没有白跑。想到此,张作霖心中已是乐滋滋的了;于是,不再二话,带着吴佩孚的态度信心十足地去见徐世昌与段祺瑞了。

然而,当张作霖将吴佩孚的态度向段祺瑞和盘托出时,段祺瑞却出乎他的意料断然表示不能接受。因为,李思浩、曾毓隽、朱深不仅是安福系人,且皆是他段祺瑞十分依重、甚至于是不可或缺的;吴佩孚要求罢免仨人,岂不是在抽皖系政权的台桩,拆他段祺瑞的台。

因此,段祺瑞恼火地吼道:“吴佩孚区区之辈,有何权力罢免内阁大员;此风若开,中央威信何在?断不可行!”

接着,段祺瑞反而逼迫徐世昌下令免去了吴佩孚之职,准备与直系摊牌了。

张作霖见段祺瑞如此态度,直、皖双方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却都剑拔弩张已处于一触即发的态势;张作霖料知自己的调停已不可能成功,心中也甚是不爽却又无奈,也就打算撒手不管回奉天去了。

而此时的徐树铮,见张作霖未进京却先赴保定与直系晤谈,带回的又是如此令皖系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认为张作霖是在有意偏袒直系,甚至于怀疑张作霖或许已与直系暗中勾结。当思及张作霖与靳云鹏是姻亲时,也就更觉得张作霖与支持靳云鹏的直系联手密谋对付皖系是情理中事极有可能了。所以,要想请张作霖帮皖系话或保持中立,看来是几于与虎谋皮断不可能。而若真是如此,奉系与直系暗中联手了,如何得了?因此,得事先有所防范,绝不可让直、奉联手成为事实;否则,皖系则会更处于危境了。

为此,徐树铮与安福系的一班高参商议,以谋对策。商议了许久,无甚妙策;有人则干脆提议“不如趁张作霖在京、处于吾等掌中之时将他除掉了,免得放虎归山遗患无穷。如此,岂不去了直、奉联手之虞?”

徐树铮是个刚愎自用敢敢为之人,觉得此话有理;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张作霖在京时将他除掉,确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了张作霖,奉系就无甚可惧了;而直系没了张作霖的帮衬,也就容易对付了;所以,此当可谓是上上之策,不妨一试。徐树铮如此思后,也就不顾后果地决定对张作霖下手了。

但谁知,徐树铮要对张作霖下手的消息却被靳云鹏获知;靳云鹏赶紧通知张作霖,要他连夜离京。

张作霖闻报后着实出了一身冷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94章 京畿地直皖战争 张作霖渔翁得利,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