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刺客(二)(3/4)
作品:《悍戚》这关系也就慢慢亲近起来。如今,刘闯在郑家别院议事的时候,王修也会前来旁听,有的时候还会拾遗补缺。
刘闯大喜,连连点头。
“既然如此。我可高价向叔治购买种子。”
“诶,这又算甚事情,公子所为,也是想要造福一方。
明日我就派人从老家把黍种送来,以配合公子屯田义举……不过,我还有个请求。本来,今年我也准备在高密城外进行屯田,可惜对此事却不甚了解。既然公子这边已经有了充足准备,可否将高密一并纳入屯田?”
其实,高密的情况和东武等地差不太多。
在潍水和胶水之间。由于连年战乱,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废弃。荒芜。
去年,曹操在兖州屯田成功,也使得王修动了心思。可凭他这一县之力,根本无法组织起屯田。这种事情,必须要有专人来进行负责。而王修根本抽调不出人来,为此事投入精力。
刘闯手下有人,更有兵马作为依仗。
流民若是敢闹事的话,势必要面临刘闯惨烈报复。
王修自知道刘闯准备屯田后,便琢磨着想要和刘闯一起兴办此事。
今听到刘闯为作物而忧愁,王修便有了主意。他以蜀黍种子为敲门砖,获得刘闯的支持,也算是放下一桩心事。
在送走王修之后,刘闯又和步骘吕岱商议很久。
根据高密、东武、胶州湾等地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的特点,刘闯又结合后世的塘基农业,尝试推行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不过,这种耕种方式还需要慢慢琢磨,至少在今年,很难推广开来。
刘闯现在有这个时间来进行研究,所以对此也不太担心。
不过,王修的话,倒是给了刘闯一个很好的建议。
在后世,提起高产作物,许多人也仅限于那么几种,而且很多品种,在这个时代还未引入。
可实际上,华夏本土也有很多高产作物,只是不为人所知。
特别是在北疆地区,很多高产作物已经开始推广,但知者甚少。刘闯和步骘等人商议了一下,决意等麋芳回来,就让他开始着手安排此事。高产作物,在这个时代,可比之珍宝。
和步骘等人商量妥当后,刘闯准备出门。
他想去看看在城外修建的高炉作坊。
费沃在来到高密之后,就建议刘闯在潍水河畔修建一座高炉作坊,可以用来打造兵器器械。
而刘闯,这时候也有很多想法,需要借此机会来进行试验,于是就下令,命许褚在潍水大营旁边修建作坊。把作坊建在军营旁边,也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护,同时也便与刘闯进行研究。
只是,刘闯才出门,就遇到诸葛亮从外面回来。
“孟彦哥哥,这是要去何处?”
“哦,我正要前往作坊,看看费沃他们那边的进度如何。”
“同去,同去!”
诸葛亮一听,就来了精神。
刘闯见他兴致勃勃,也不好拒绝,于是便点头答应。
他带着诸葛亮走出别院大门,早有周仓带着二十名飞熊卫等候。
就在刘闯准备上马的时候,忽听一阵敲锣打鼓声传来。从街的尽头,行来一支队伍,披红挂彩,看上去好像是一支迎亲的队伍。刘闯并没有在意,便拉着诸葛亮到一旁,想要把对方让过去。
他站在路旁,饶有兴致的看着那支队伍越来越近。
忽然间,就听有人大喊一声,“杀死闯儿,休放他走。”
原本敲锣打鼓的迎亲队伍,突然间变得杀气腾腾。百余人齐声呐喊,抽出短刀兵器,便向刘闯冲来。刘闯吓了一跳,忙一把将诸葛亮推开。他本是便服出行,也没有佩戴随身兵器。
两个刺客上前拔刀就扑向刘闯,刘闯眼疾手快,抓住身边的栓马桩,脚下一用力,啪的将栓马桩踹断,手里拿着碗口粗细的栓马桩,劈头便砸向对方。刺客举刀封挡,却被刘闯一棍子拍翻在地。就见刘闯垫步上前,横身拦在诸葛亮身前,抡起栓马桩,将另一个刺客拍的脑浆迸裂。
“孔明,回去!”
他大喝一声,便冲向人群。
与此同时,周仓等人也反应过来,纷纷拔出兵器,把刺客拦住。
诸葛亮吓得小脸发白,爬起来转身就跑。
从府门中,窜出更多飞熊卫,有两个飞熊卫上前抱起诸葛亮,便把他带回府中……
刘闯声如巨雷,栓马桩呼呼作响,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那栓马桩至少有二十多斤的份量,在刘闯手里混若无物。碗口粗细的栓马桩,根本就不怕对方刀剑劈砍。反而每次挥出,都能把刺客砸的骨断筋折。很显然,这些刺客是经过精挑细选,伸手都不算太差。不过,在身经百战的飞熊卫面前,还是显得,有些不堪一击。
刘闯一连砸翻十几个刺客,从两名刺客手里,夺来两口大刀。
大刀在手,威势更显惊人。
一时间,别院门口喊杀声震天,双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悍戚 最新章节第一零二章 刺客(二),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75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