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丰收(1/2)

作品:《财迷抗日记

财迷对孩子们最不习惯的一点就是不讲卫生。身上脏得要命也不知道洗澡。乱吐痰乱擤鼻涕。

知道财迷讲卫生让财迷见到乱擤鼻涕了赶紧把擤了鼻涕的手指往鞋跟处一擦又用鞋底把地上的鼻涕涂抹开了算是“讲卫生”了。

男孩女孩都一样见到蟑螂用手去抓或者一巴掌拍死。怎么另一时空的女生们这么快就退化到见了“小强”就大喊大叫好象不这样就显不出她的娇贵?

见到苍蝇也是二个巴掌一拍打得苍蝇的肠子都在手里他们把二手一搓就完事了。他们对蟑螂等不是觉得脏而是恨它们吃自己的食物。

食物掉在地上拣起来就塞嘴里。已经变质的食物也不肯扔掉非要煮一下再吃。

财迷说这些东西有很多细菌吃了会生病。他们就在财迷的前面装得“讲卫生”一点。什么是细菌?他们不相信这个。财迷说他们吃了会拉肚子的东西可事实上背过阿爸他们偷偷吃了并没有拉肚子。

等汉斯的显微镜拿家里来了财迷可以把细菌证明给孩子们看了!看到显微镜下这么多乱动的小虫子孩子们这才信了以后才比较讲卫生一点了。

此后财迷让二凤、三凤她们培养起细菌来。他选了一些陶瓷碟子划了几块平玻璃做成碟子的盖子组成了培养皿。用木头和玻璃做了一个洁净工作台教二凤、三凤她们在酒精灯上作无菌操作。后院的一间柴房变成了生物实验室了。他想生产青霉素。

可青霉素不是这么容易生产的。他把培养到的挑了看上去是青色的细菌放到显微镜下看结果现里面是杂七杂八什么菌都有。是杂菌而且在显微镜下看就都没有颜色了都是透明的只是形态不同罢了。哪个是生产青霉素的菌株呢?不管了先把杂菌分成纯一点的菌株再说。

他把杂菌用冷开水稀释把很稀的菌一小点、一小点分别培养。得到的还不是纯菌的就重复上一步骤。好在细菌三天左右就可培养一代。二个月后终于得到了一些纯菌株。

他把这些纯菌株培养后连同培养基一起挖了些放入培养有杂菌的培养皿中看能不能杀死杂菌?

这些具体的操作他都交给二凤、三凤等几个女孩还尽可能给她们讲了一下原理也不管她们能听懂多少。

财迷家种的水稻有二个多月了边上别家的稻杆都有一米高了他们的还只有不到二尺高。村里农民都说是他们种得太晚了所以今年看来是不会有收成了。

财迷一生基本都在城市水稻不是没见过但印象不太深。好像边上别人的稻子比他以前看到过的要高不过相比之下他们家的是太矮了点。

没想到一个多星期后李鸿儒很高兴地来告诉他他们的稻子结穗了!不久后边上的农民都来这块地看因为他们的水稻长得太好了!

稻穗都弯得低低的虽然晚种但是比边上稻田的结穗要早!一个算这一带种田技术高手的老农民用手托了一下他们的稻穗又数了数这密集的稻株说这亩产可以有八百斤哦!把边上的其它农民吓了一跳。

这个时空农田里害虫不多因为鸟很多。主要是麻雀飞起来黑鸦鸦的一批批的。财迷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麻雀!虫子不够它们吃的要来吃谷子。农民都是在田里放了稻草人赶鸟。财迷家人力多不用稻草人用真人小孩轮流拿根竹杆去看田。

几天后的一场台风让李鸿儒很是紧张了一场。不过大风过后边上稻穗还不重的稻田里都有一些稻被吹倒了而他们家的水稻一点都没事。

因为财迷决定这些稻子都用来作种子所以收割的日子要比它们完全熟透早二天。这是他从书上看来的而李鸿儒也说是要这样。

收割的那天好多农民都来观看、帮忙连地主刘文博也来了。人手多又只是一亩地不久就收割脱粒完毕村里的农民比他们自己还急用斗量又称重最后得出亩产是九百七十多斤!真是神了!奇迹!谷子还堆在眼前可有人还在问这是真的吗?

过了几天还有人对这事津津乐道。来找财迷求师的也不少。财迷当然说是‘师傅‘培育的种子好不是自己的技术高。

才弥先生的师傅一定是个神仙!

村里的农民都来问财迷种秧苗时的间距尺寸他们以后种稻子也要用尺来量一下!

刘文博来找财迷商量说如果只是种子的缘故财迷能不能把这块地让给别人种?他可以另找一块地给财迷他们。当然今年的地租可以打对折因为别人愿意高价租他这块地。

财迷准备明年按农业技术手册的指导改种双季稻。这样的话这么多种子早稻需要六、七十亩地来种而到晚稻的话还不得需要种四千多亩?所以财迷同意了退租。

这时只有广东和云南等地才有种双季稻江苏、浙江一带一般是种一季麦子和一季水稻最多再加一季乔麦。麦子亩产一百六十斤左右乔麦亩产只有一百二十斤左右。在江浙一带推广双季稻的话也是一件大有益于民生的事。

种双季稻起码也是明年的事了所以财迷现在的主要精力当然是放在化工厂的新设备安装和为陶瓷厂、机械车间找产品出路上了。

财迷在承包化工厂二个半月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财迷抗日记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大丰收,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8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