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侧把子驳壳枪(2/2)
作品:《财迷抗日记》枪套驳上抵在肩上腮贴在枪套上的话这弹壳就在眼前蹦!
第二个缺点是后座力较大。驳壳枪射程远达六、七百米有效射程在三、四百米所以后座力也大而单用右手握在较低处时开枪后枪口必然向上跳。所以要用枪套驳上后用肩膀承受后座力。
侧着枪身开枪子弹向侧面抛了解决了弹壳伤自己的问题不过瞄准器就没用了。这是严谨的德国人不可能采用的方法难怪他们自己不太欢迎这种枪。
其实大华人流行用这枪并不是完全因为这枪的性能好。只不过在清朝后期各帝国主义列强怕大华人强大出了一个禁止步枪出口到大华的禁令!而这驳壳枪在手枪中算是最大了射程较远又是连所以大华进口得多结果人们用出经验了。
财迷以前看过不少自动步枪的结构。回去后财迷仔细分析了驳壳枪的结构现改动现有零件最多只能让抛弹口侧到二十度如果要侧向更大角度全部机构都要从新设计了。那就是新设计一支枪了不知道要做多少试验。
尽管财迷是个工程师还为给小k讲课看过不少自动枪械的图纸但也知道要自己设计一支枪是不容易的。机构是一样的但零件的尺寸、重量、公差配合都是要试好多次好几个方案经试验择优得出的。
而按实物测绘后仿造那已经是人家择优改进后定下的东西了。当然容易得多。
除非你能记住一支枪全部图纸各零件的全部精确尺寸。这个财迷做不到就是好同学田中曾男也不行。
田中也只能把小野次郎带去的枪给测绘出来准备有机会就生产。他们都没有别的yy小说中主角那么有本事随便一画就把图纸画出来了。这么多的尺寸标注、公差配合什么的他们都能记住?
财迷还算什么工程师?惭愧呀!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侧面装入子弹。左面插弹匣右面出弹壳。记得有一种老式冲锋枪就是从侧面装弹的是不是毛瑟设计的?驳壳枪的兄弟?
不过弹匣放在侧面这枪带起来就不方便了。
财迷最后定了个方案:弹匣从左面45度斜插入子弹壳转到右面65度处向右、并略向上方跳出。而弹匣设计成下面是直的上面一个小圆弧转向45度。这样弹匣与握把还是平行的只是弹匣向左偏了近二公分。用左手握弹匣双手持枪更方便了。
没有枪套。在枪后面有个铰接的木头枪托。枪托向前翻上去后可罩住枪机和枪口就算是枪套了。枪托也可以拆下不用。
根据东方人手相对较小改进扳机和握把的角度使右手虎口位置移了约一公分。双手握枪的话加上握把这一改进不用肩托时枪口的上跳也不大了。
这就是后来抗战中让东洋鬼子闻风丧胆的“侧把子驳壳枪”。
本章已完成! 财迷抗日记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侧把子驳壳枪,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8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