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回忆录面世(1/2)

作品:《目击未来

李儒笑了笑说,“吾把此事禀告曹公,让曹公做决断吧!”他又问,“不知诸葛亮此时在什么地方?”

“在南阳的隆中。”杨易笑着说,“你告诉曹操,要下手尽快,可别又被刘备抢了先!”

回到现实,杨易招呼来杜文涛和张晓辉,让二人陪自己出趟门。说是李儒的回忆录,放在河南的伏牛山中……

二人相视一笑,大概心里都想,“这杨易的东西,肯定又在伏牛山的某个山洞里搁着了。”

辗转来到河南许昌,此时的河南许昌并不是汉末的许昌,历史的变迁,早已把从前的许昌都城埋没。从前的许昌,却是距此十八公里外的张潘镇古城村……几人问清了方向,先找到张潘镇古城村,又自古城村向伏牛山中进发。

进了伏牛山,辗转两日,找到当年李儒藏宝的山洞,照旧刨开掩在洞口的碎石,取出了汉寿亭侯大印、曹植的手卷和《李儒回忆录》,杨易也不瞒着二人,当即把《李儒回忆录》打开,指着扉页上的五个隶书,一字字地念道:李儒回忆录。又说,“怎么样!一字不差吧!”他又指着扉页下角的几个图章,“看!这是曹植的,这是曹丕的,这个是杨修的,这个……这个好像是丁什么了……”

杜文涛和张晓辉看了,不禁骇然,均想,“没想到汉末的时候,就有人撰写回忆录,而且名称就叫做‘李儒回忆录’,这也太过匪夷所思。”

杜文涛接过来看了看,说,“有了这件东西,等我去了京城,倒要好好地让那几个专家给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他的性子很急,直接就掏出电话,打给了段云崖,让他联系几位专家,约好时间,到时候一同见识一下《李儒回忆录》。

段云崖说,“这可真是旷世奇闻,也别约时间了,我们现在就订机票,马上飞往临山市,就在杨总的半山园见。”

在“半山园”,杨易琢磨了一下,把汉寿亭侯的大印给收了起来,他觉得这枚印章暂时还是不要让别人看到为好,这类东西,以后说不定另有用处……

不长时间之后,段云崖、汪逸之等人就来了。

汪逸之惊疑地打开《李儒回忆录》,会同段云崖二人看了半天。

段云崖喃喃说,“从款识和印章来看,我趋向于是真迹!嗯!应该是真的,汪老,您看……”

汪逸之也实在是难以相信这是真的……但是直觉又告诉他,这绝不是假的,这纸张,一看就是汉末的纸张,粗糙,发黄发黑!只是,汉末怎么会有“回忆录”这种题名。

回忆录作为文体形式,在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塞诺封写了一本书,比较完整而忠实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言论和经历,书名就叫《回忆录》。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以回忆录题名的一本书了。此外还有凯撒大帝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在东方,在中国古代,也有回忆录这种文体出现,像是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还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回忆录文章。此外古人撰写的一些吊唁文章和墓志铭,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但这些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文体,却都没有标明是“某某回忆录!”回忆录这种提法,还是近代的事情了……这李儒的回忆录,居然直接就冠以“回忆录”三字,实在是让人费解!

“怎么样!汪老,这下你长了见识了吧!”张晓辉得势不饶人。

汪逸之叹口气,“的确是长见识了,真没想到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竟然有这样的奇书……嗯!我基本确定这李儒的回忆录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杨总说的,回忆录中关于董卓金镂玉衣的记载,又在何处!”

杨易翻到后面的一页,“汪老您看看吧!这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董卓那两件金镂玉衣的来历!”

汪逸之看后,直叹气,也不知道是在责怪自己是井底之蛙呢!还是觉得这本书面世的太晚了!

再看《李儒回忆录》的内容,汪逸之更觉惊奇,其中一篇接着一篇的色情内容,把个年近七旬的老者看的面红耳赤。其中关于董卓**汉宫的记叙,更是详实的让人拍案惊奇,时间、地点、人物、动作、表情、对话,无一不记录详实。“这不就是一部汉末的真人版《金瓶梅》么!只不过主角由西门庆换成了董卓。”汪逸之给下了定论。

汪逸之看完,段云崖又看,然后是刘尚英,李正波也都看了,看完后吗,几人有的摇头,有的沉思,有的惊愕……这本《李儒回忆录》也太颠覆三观了。中国古代不乏色情之作,但多数都出现在明清,像什么《品花宝鉴》、《春灯迷史》、《绣榻野史》、《**》、《狐妖媚史》……至于唐宋之前,还没有什么色情巨作。如果说一定要找一篇色情之作,那就是黄色书籍鼻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经写的、一个淫妇是怎样炼成的《河间妇传》了。但如李儒这般描写如此入微的,又是以回忆录的形式,细致描写那些历史上名人,如董卓、汉帝什么的**场景,迄今为止还是头一部!这部《回忆录》如果是真的,那文史价值可太高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击未来 最新章节129 回忆录面世,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02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