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准备工作(2/2)
作品:《目击未来》题杨易思考了两天,有了主意,带的东西不要求高级,只求实用。什么东西实用,手纸排名第一。有了手纸,上完厕所后,就不用竹片或是草棍刮屁股了……
牙膏牙刷也要带。《诗经·卫风·硕人》有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中“齿如瓠犀”就是说美女一定要有一口好牙,“瓠”就是葫芦籽,牙齿要如同葫芦籽儿一样整齐洁白。反之,牙齿参差不齐则被视为龌,咬合不齐者被称为龊,排列不齐者被称为龇,不平整者被称为龋,均视之为病态。现在形容一个人品质卑劣,常用“龌龊”一词,早先这个词也只是形容这个人牙长得不怎么样,最后引申到一个人的品质……想想也是,一个女人纵然千般美貌,但每次张口说话,却露出一口歪斜的黑黄焦牙,不免会让人生出“龌龊”之感。由此可见,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
但古人清理口腔,是用手指和柳枝,蘸药水揩齿。在晚唐之前,人们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元代,才正式有了“牙刷”一词。在元代,牙刷只有社会上层人物才用,寻常普通百姓人还是用柳枝。
直到明朝的时候,一个伟大的人物诞生了。那就是明朝的孝宗皇帝,他创世纪地发明了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牙刷,那牙刷是用猪鬃镶嵌在骨头上制成的。这种新式牙刷一经发明,马上通过阿拉伯人带往各地,曾经风靡欧洲……而在孝宗皇帝之前,中国,乃至世界,还没有一支严格意义上的牙刷。至于两千三百年前的古越国,那时的人虽然认为美女必须要牙口好,但究竟用什么来刷牙,还是个疑问。
香皂也要带,这是必须的。有了香皂,洗去油渍会更轻松。
碘盐要带一包,据说那个时代吃盐相当困难。
打火机要带一个,用来点烟!当然,烟也要带几包。至于牌子,什么都无所谓,两块钱一包的和二百一包的都差不多,杨易吸烟不过是个习惯,多数的时候都是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神经。
至于还有什么……杨易到超市逛了逛,看到不少零食,信手拿了一些。当然,他酷爱的至宝:方便面,也拿了几桶……这玩意曾伴随着杨易度过了最难熬的人生低潮。
暂时就这么多了,至于其他的,就想起来再说。
;
本章已完成! 目击未来 最新章节165 准备工作,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02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