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二章 少年行者2(2/3)_行者玄奘_笔趣阁

第二章 少年行者2(2/3)

作品:《行者玄奘

非常崇拜维摩诘居士,他给自己取字摩诘,可见受此经影响之深。

这部《维摩诘经》主要宣传的是大乘般若空观,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因而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和公案机锋。禅宗将《维摩诘经》作为宗经之一,将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接机的态度与方法,泯灭一切对立,从而获得了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

维摩不二禅机,对禅宗影响最大的,除了斩断葛藤的方法论,便是存在而超越的境界论。这主要表现在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染而不染、无住而生心等方面。

每次经过讲经堂,陈祎都会在窗外驻足谛听,有时听得忘了时辰,如痴如迷。

这部经书的语言还是很通俗的,不能算难,但是内容却不是太好理解,特别是对一个孩子而言。

这一日,景法师向座下僧众抛出了一个问题:“维摩菩萨已证无上圣果,因何有疾?”

面对法师的提问,那些僧人们不知是不会还是不敢,竟无一人应答。景法师的脸上略显失望之色。

这时,站在窗外的陈祎忍不住开口道:“殊代表如来,故净智无病;维摩代表众生,故示相有疾。”

这轻脆的声音让所有的僧人都转过头,朝他望了过来。

这许多的目光让祎儿有些不自在,想起自己的职责,赶紧低头施礼,准备离开。

景法师叫住了他,毕竟是个高僧,虽然心中诧异,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淡淡地问道:“你怎知维摩代表众生?”

长者有问,总不能不答。陈祎只得重新合掌,回话道:“维摩菩萨有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那么殊师利因何无疾?难道他们不是本来平等?”法师步步紧跟。

“以佛性论,殊、维摩自然平等,众生与佛亦复如是。”

景法师闭上双目,微微颔首,示意他往下。

既然已经接了话,陈祎干脆侃侃而言:“佛之殊,具智德;众生之维摩,植众善本。众生烦恼功德总在心源,烦恼未净,故维摩以大悲之力,现身有疾;殊以佛智加被众生,使其烦恼顿空,功德顿发。故维摩初示有疾,殊入室,病则不愈而愈;如众生因佛智引发,恒沙烦恼若日照霜雪,自消灭于无形也。”

此言一出,当真是义理清晰,条理分明,不仅在场的所有人俱感惊异,就连景法师也睁开眼,对这个行者刮目相看。

法师接着又问了几个问题,陈祎也都对答如流,虽然有些回答稍显稚嫩,但稍加引导,便能举一反三。僧众们已开始声议论起来。

景法师心中暗暗称奇:怪哉!净土寺内有一位如此出色的少年行者,我竟不知!

得知陈祎每日都在窗外听经后,法师便将手中的《维摩诘经》送给了他,告诉他有空随时可以进来听经,有疑问也可到他禅房去问。

陈祎大喜,法师的鼓励刺激了他的求知欲,他决定深入地研究一下这部经。

好在藏经阁里不缺经书,很快,他就找出一堆注解《维摩诘经》的论疏。

在佛教典籍中,佛陀亲口所讲的义理法门统称为“经”,给经做注释的被称为“论”,给论做注释的被称为“疏”。

陈祎所看的《维摩诘经》中版本,是南北朝时期,由西域请来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据,为了请来这么一位学者,前秦、后秦的两位皇帝先后发兵几十万,灭了三个西域国,才把鸠摩罗什带到中原。

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中国南北朝时期这些野蛮的皇帝们做得出来。

汉传佛教四大译经家,另外两位都是有争议的,只有鸠摩罗什和玄奘这两位是没有争议的,并称为汉传佛教翻译史上的双子星座。

有人这么评价他们两位的字能力:天竺罗什的中水平比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强;而唐人玄奘的梵语水平比鸠摩罗什更强。

为什么鸠摩罗什的中水平比多数中国人都强呢?因为有了《维摩诘经》,中国此后两千年的学、化都为之丰富了。例如唐诗,几乎无不受《维摩诘经》的影响。

从唐代起,人们就把《维摩诘所经》编成戏剧上演,昆曲中的《天女散花》就出自《维摩诘经》,这部宗教经典已经深入民间的戏剧、歌曲、舞蹈,对中国化、学的影响之大,可以无与伦比。

陈祎将他找来的这些卷轴像摆木料一样,一层一层地码放在自己的书案上,然后一卷卷地展开、翻看,对于每一句的注解逐一比对,研究……

在把《维摩诘所经》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陈祎又开始对八卷十万言的《法莲华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0搜索 miabi ge. 行者玄奘 更新快

《法莲华经》是佛陀晚年所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乘了义。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

《法莲华经》的关键词就是“法莲华”这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者玄奘 最新章节第二章 少年行者2,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1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