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3 节 起义(5/6)

作品:《能源集团

现在整个帝国都陷入了混乱了,虽然还没有伤及根本,但是也已经是有很大的麻烦了,北部的奏报还是一天回来一次,那些该死的曹家商行的军队趁着前线新去的这个大将军没有掌握前线的情况,几乎每天都能打下三个郡城来,南部沿海就更加的厉害了,只需要几千人就可以打下一座郡城来,他们的速度就更加的快了,沿海地区的城市基本上一半以上都遭遇到了攻击,四分之一的城市现在已经不是东帝国的了,李从这个时候乐的正好呢。

对于东帝国来说这就是灾难了,但是对于李从来说,这可是自己实力飞速增长的一个时代,沿海地区自己组建了超过六百万的雇佣军,有这些家伙帮助自己看着这占领的郡城,自己的财富简直就是滚雪球一样的增长,什么样的事情能比抢钱还要厉害呢,这一段时间,北部加上南部足足让李从赚到了大约数十万亿的银子,要知道这些财富都是东帝国的一些富商的,他们有的可都是几辈子的人才积攒下的,现在全部都变成李从的了。

“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帝国已经是十分的危险了,敌人在不断的增兵,可是我们现在一起色都没有,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帝国可就麻烦了。”军部里不断的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可是现在有什么办法呢?皇帝把能调动的军队都已经是调动了,虽然中部的广大行省还有数十亿的军队没有动呢,可是那个农民起义有燎原之势的,这要是不留下一些军队看着的话,以后闹到了这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到时候可是没有人镇压他们的,这样的事情可绝对不好办的,以后可真的就麻烦了。

令狐少爷在军部里转悠了两圈,他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了,前一阵子皇帝还找人调查自己的,不过自己做事情他可是查不到什么的,现在老实了。也不来调查自己了,估计是北李从给弄的没有那个心情了吧,他自己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更加别说来调查自己了,自己倒是有一个好主意的,那就是让皇帝开始征召大贵族家里的这些私军,要是有这些私军的话,估计也能坚持一阵子的,可要是这样的话,京城内的防御可就更加的松散了。而且私军都是这些大家族自己的产业。他们会那么容易的叫出来吗?

东帝国的大贵族可是有自己的一些军队的,这些军队也都是数量很多的,就好像跟李从合作的那个贾家一样,他们在京城就有超过三十万的军队的。全国范围内的都加起来的话。数目超过四百万的。其他的贵族家里跟他们也差不多的,这皇帝要是用的话军队人数绝对是不少的,只是这些人不那么听话就是了。以前的时候皇帝知道这就是各大家族最后的底线了,他们的军队是绝对不能东的,但是现在帝国已经是到了这个程度了,再不动的话估计帝国就不存在了,那个时候还会在乎你们这些大贵族的脑子里想的什么吗?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就有一些大臣把自己的想法给报上去了,他们的意思很明白,现在是帝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大贵族必须要出一把力了,他们必须要把自己手里的军队拿出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来,组建十个军团大约两亿人到帝国的南部地区,抵抗海盗的进攻,同时还要一路平叛过去,大贵族的军队战斗力可都是非常的厉害的,不见得比皇帝的亲军差多少的,他的这个话说出来立刻就遭遇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虽然都说不过去,但是也都给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这个军队还是不要派遣过去的比较好。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反对这个提议,但是只要皇帝陛下不反对这个提议就可能通过的,就好像现在一样,皇帝陛下退朝后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就是感觉这个事情是可以的吧?如果这个事情能办成的话自己手下会凭空多出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要是他们可以顺利的打败南部的海盗,在把南部的一些农民起义给评判了,还能削弱个大贵族各大世家的势力,这简直就是一石三鸟的计策,真是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到的这样的计谋,他此刻想的就是怎么保证自己的帝国完整,对于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得罪大贵族之类的都不在他的脑子里了,他要把这个事情做成。

在家里呆的令狐小少爷虽然没有到朝堂上去,但是他也知道朝廷上各方人马的反应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他要做准备的时候了,就准备着等整个京城大乱,那个时候就是她要出动的时候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皇室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皇帝,也该让出来了,毕竟我们也是皇族,这是多年前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有出去就是了,现在你们做到了头还不如给我们做。难道要去便宜外人了,现在令狐小少爷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皇帝批准这个计划要个大贵族抵抗这个计划,最终他们都走到对立面,要是能打起来那就最好了。

皇帝陛下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外戚家族了,所谓的外戚家族就是太后跟皇后的家族,他们两大家族也是除了皇族之外的最大的家族,当然猎狐家族不在这个排名的行列内,令狐家族要比这两大家族强大得多,当皇帝说出让外戚家族出来帮助的时候,国舅爷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没办法皇后的家族虽然看着很强大,但是内里已经是**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源集团 最新章节第 2013 节 起义,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626/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