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4 节 极品珍珠(4/6)
作品:《能源集团》城的那家就是同各位大臣在家里收东西而已,从京城从来都不会出售这些东西,帝国检察院也不是吃素的要是被他们给盯上的话这就不是销赃了,而是给自己惹祸了,这样的事情这些鸡贼的大臣们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绝对不会去做的,名贵东西到这里来出售那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南帝国的很多大臣都还记得一个笑话,那就是京城当中的一个一品大员把自己家里的一个电脑卖了将近500000000白银,然后珍宝行就把那个东西已经送到了东部这个城市,就是李从所在的这个城市,这东西第一次上拍卖行就被一个富商六亿两白银的价格买去,中间珍宝行抽了了10000000白银的差价,还有一些其他的费用大概赚到了一亿三千万了,这个富商随后就带着这个东西到了京城了,谁知道一个月后这个宝贝又回到了当初买它的那个大人家里,这不得不说是一次不怎么光彩的物归原主,这位大人也对这个东西感觉到十分的奇怪,他没想到这玩意儿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很快两个月后的东西又被第二次出手珍宝行又赚了一笔。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把这个事情当成是一个笑话,可是后来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就太多了,珍宝行就这样循环了赚钱,而赚钱的钱有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最后连皇室都看不过去了,皇族派出两个亲王成为珍宝的股东,其他的那些股东还持有原来三成的股份,不过他们已经很满意了,珍宝行每年都可以给各位股东送去叫你十亿两白银的,利润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当然啦。吃的最多的便是皇室,皇室每年可以拿到将近五百亿白银的利润,已经相当于好几个东北的省份的税收了,珍宝行在南帝国就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地方官员是绝对不会干涉,他们那里面的东西出现也不会有人调查,这已经形成一个潜规则了,一个不能碰的潜规则。
别的拍卖行一般都是组建一个大厅,下面是散客,中间是一般化的贵宾。上面这是最高级的vi。这样的事情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要对客户严重的报名,这里的客户大多都是一群了不起的人,能到这里来买东西的人也都是家财万贯的人。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抛头露面。就算是按照其他的拍卖行一样在空间给你弄上那种看不见你声音的玻璃也是不行的。所以这里的一切交易可以说,都是在暗地里进行了,也就是所谓的投暗标。分为十个房间每一次都会把珍宝每一个都送一遍,然后你把你想要的价格写在盘子里就是了,他这里有一个低价只要是你写的这个价格比他给出的那个低价高就可以了。
所有的买家跟卖家之间都是不会见面了,你现在这个价格以后回去他们会公布最高的三个价格,除去这三个人以外其他的就可以说出去了,然后再给这三个人一次出价的机会,最后选那个最高的,这样投暗标方式比那种透明标的方式还要刺激,因为你不知道别人出多少钱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可能把你自己的最高性价比的头上去了,这也节省去了很多的时间,也不能讲可循序渐进的把价格从地价到高价格慢慢的来,如果那样的话你可能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别人都不是高价格,而你可是低价格那你只有出去了,当然啦,你想要出家也是每次5000银子的手续费的,这手续费已经可以让普通老百姓一辈子衣食无忧了,绝对是一场奢侈的拍卖会。
这只是这里的一种交易方式,不过很显然李从不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因为只有他这里有极好的珍珠才会通知你参加这个拍卖会,他们还有另外一种合作方式,就是你需要什么东西直接上报给他们就是了,他们会给你寻找这些东西,对于人家是怎么找到的就不要管人家了,跟曹家商行贸易好的一个,做法是非常相像的,就是曹家商行的贸易行没有人家那个渠道就是了,京城里达官贵人曹家商行认识不少,可最尖的那一部分呢,他们认识的就不多了,你做的都是一些中等偏上的生意而人家只做最尖的生意,李从现在需要的也是最尖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到这里来了,到一楼进去交上100银子的入会费你就是这里的会员了。
当然了,你只能说是这里最低级的会员的,会员制度大部分都是曹家商行上学的,不过他们学到的也就是一些皮毛而已,就比如现在这里的会员交上一千两一个会费,可是连一个来招呼自己的人都没有,只是有一个伙计给他指了指,到里面登记宝贝就可以了,这个服务态度可以说是不怎么好的,到时在曹家商行的贸易行会,有会说话的伙计或者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过来带你进去吧?从小地方反映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事情到这里来,没事情肯定是不会到这里来的,在曹家商行他们就肯定能感觉到那样的感觉,顾客就是上帝这就是曹家商行信条,现在他们不知道上帝是什么,但是带着那样的一个犯忌讳的字号大家心里都明白,他应该是地位很崇高的人才对,所以能去曹家商行的都到那里去办了。
看了看里面的这些门,这应该就是登记的地方,里面又分成十个小格子,只有最后一个标准九号的小房间是空着的,李从这边敲敲门,里面的人传出来一声让他进去,他就进去了,进去以后里头看到的就是这个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源集团 最新章节第 2014 节 极品珍珠,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626/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