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强攻、硬守(下)(4/5)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
他有些担心地看看城下的羊马墙:“贼似乎三面进攻,也不知道那羊马墙守得住守不不住。”>
王斗说道:“羊马墙高一丈,又有女墙,北关三面,只有三道寨门。贼单填墙前的壕沟,便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看着潮水般冲来的闯军士卒,最前面就是饥兵了,个个肩上抗着布包,声嘶力竭地喊叫着。这便是闯兵五重军阵中最廉价的炮灰了,只要攻破一个城池,便可收容数万这样的炮灰,“兵源”源源不绝,似乎永远不会枯竭。>
他沉吟道:“虽说我师最终可以击溃流贼,不过也不能这样跟他们消耗。”>
“炮兵准备!”>
王斗听到身旁赵瑄传来的吼叫,王斗举着千里镜看了又看,来到赵瑄身旁,说道:“赵兄弟,等会炮击,你瞄准流贼中那些马队及老营诸贼打射,那些饥兵……就罢了。”>
赵瑄一怔,随后回醒过来,说道:“将军说得是,那些饥兵都是闯贼裹胁的饥民,不论杀多少都没用。若是打射贼核心兵马,才能给贼以重创。”>
……>
“火箭准备!”>
北关城下五十步到一百步,便是环绕洛阳城的“拦马墙”,为崇祯初年修建。墙高一丈,上有女墙垛口,与城墙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较矮的城墙。>
墙前还有壕沟,深二丈,宽一丈,北关这段,引金水河入壕,由于是冬天,河内的积水己经结冰。这年年干旱的,这段壕沟也没什么水流,壕沟内黑呼呼的满是各色垃圾杂物。>
拦马墙离金水河有一百五十步,正对北关北门开有寨门,寨门前原来就是一条官道。>
这条官道算是通往邙山、孟津的要道,所以官道修得很宽,从北关出来一直到金水河边,这路面都是铺着青石板。不过由于年久失修,这青石板路面己经是坑坑洼洼。>
金水河段对着寨门处,有一座石桥,不过眼下河水干枯,加上冬日结冰,从河面就可以踏过来。>
站在土墙后,看着潮水般的流寇从金水河北岸冲过来,高寻平静地下达命令。>
崇祯九年加入舜乡军来,几年过去,高寻还是那样俊朗,一身合体的铁甲披在健壮修长的身上,头上八瓣帽儿铁尖盔,身上红棉翻羊毛大氅,真是英气勃勃非常。>
几年的岁月流失,让高寻平添了一股沉稳的气质,从一小旗升到千总,地位慢慢提高了,居移气,养移体,这风采也越发培养起来。俊朗、年少、又有权势,在东路那个地方,不知成为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的梦中情人,愿意倒贴,甘愿作妾的女子不知凡几。>
与温方亮娇妻美妾多多益善不同,几年中生下的子女多达两位数,高寻总是不屑一顾,他守着自己的童养媳媳妇儿,放出话来不会纳妾,让无数的女子黯然神伤。>
对高寻这个人,王斗也是一直关注,他从小旗一直到千总,这些年也算是官运亨通。对此高寻当然是感激涕零,他原本不识字,不过在王斗的鼓励下,在舜乡军体系的影响下,经过多年的悬梁刺股,他现在己经有秀才的水平。>
高寻现在管着一个新军千总,对自己麾下第一战,他非常重视。他部下千总,在东路训练成军后,还没经过什么大战——汝州之战当然算不了什么战斗,只是火炮轰击几下,那些流寇便崩溃了。>
往后有什么功业,这一仗正是良机,舜乡军中以军功为尊,能立功的机会,高寻都很珍惜。>
看漫山遍野而来的流贼,他们狂吼大叫,个个不要命的样子,土墙后的新军战士们,个个都有些嘴巴发干,全身发烫。新军就是新军,没有杀过人,没有打过恶战,这心理优势,就是不能与老兵相比。>
高寻来回走动,大声鼓励,让麾下将士稳住,看看流寇冲近两百步,他下令军中火箭准备,自己的鸟铳兵准备。>
“火箭准备!”>
“鸟铳手准备!”>
军官们此起彼落的喝令声响起。>
“准备!”>
“哗哗”声响中,舜乡军黑压压的鸟铳翻下,各人架在了拦马墙的垛口上。>
还有前锋营的军士们,同样将各类火箭架在垛口上。>
高寻这个千总与陈永福前锋营一个千总防守这三面的羊马墙,前锋营那部千总友军,虽然名为一部兵力,不过只有六百余人。陈永福前锋营虽然吃空饷现象没有河南总兵王绍禹等人那么严重,不过营内缺额同样不少。>
前锋营自开封与舜乡军出战后,种种震慑下,加上粮草什么的都是王斗在供应。不知觉间,前锋营各将都有一种心理弱势,反应在该前锋营千总上,此次作战,他便愿意受高寻的支配节制。>
相比舜乡军,前锋营军士野战肉搏的是弱势,高寻提议他部军士尽数使用火箭支援,基本上不参与近战肉搏,该千总欣然同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边军一小兵 最新章节第392章 强攻、硬守(下),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81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