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攻下(1/4)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老白牛:高订破万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对我来说,历史进入新时代啊。>
……>
石门山下杀声震天,戴着红笠军帽,穿着短身罩甲的山海军战士,潮水般的一波波向各处山岭攻击。>
雨点般的滚木擂石,不时从山上投下,利箭穿梭,山上山下,尸体伤者层层叠叠,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与硫磺硝烟味道。>
战事绞着,守山的清兵虽少,但颇为坚韧,那些满洲兵射的箭又准又狠,那些朝鲜兵,许多是使用投石机的好手,他们也有许多鸟铳。而明军这边,兵力虽优,但山势崎岖,施展不开,战车也推不上来。>
他们只得以盾牌掩护,面对清军的鸟铳利箭,往往才攻到寨墙壕沟前,就被打得哭喊奔逃回去。>
而这个距离,清军的弓箭,个个准头奇好,他们的箭,虽然射得不远,但破甲与放血能力极强。很多山海军战士,身上中箭,很快就觉得虚弱无力,失去了战斗力。>
朝鲜军的鸟铳,虽然不能与明军相比,但若这个距离中弹者,造成的后果同样非常可怕。>
西石门,甲喇章京颜扎防守处。>
如当日黄土岭的防线一样,该处的寨墙壕沟,同样也是一墙三沟式。>
一道土墙,三条壕沟,吸取了黄土岭之战的教训,原本的寨墙,许多是石墙的,现也全部改为土墙。土墙前方,还堆了不少的土筐土袋,用来防止明军的红夷大炮。>
因为该处的山势崎岖,只有两岭之间,才有一些平缓坡地,有一些可以行走的山道,而建在两岭间的寨墙,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时寨墙前方,己经倒下了不少明军的伤员尸体,流淌的鲜血,在阳光下发出令人作呕的味道,很多沾满血肉的擂石,在山坡山道上,滚得到处都是。>
爆豆似的鸟铳声响起,寨墙后的朝鲜军,操着听不懂的高丽话,纷纷叫嚷着扣动板机。>
又一波攻山的明军惨叫倒下,他们虽有盾牌掩护,但轻型的盾牌挡不住铳弹,若是尽数包铁的盾牌,重得没几人提得动。山海镇的明军,并不习惯使用鸟铳,便有用火器者,多使用三眼铳。>
三眼铳的射程威力,哪是鸟铳的对手?若使用弓箭,他们又哪射得过寨墙后的清兵?>
而且因为地形的缘故,该处兵力施展不开,每波攻击,纯属添油战术。>
弓弦响动声不断,在那些朝鲜军射击的同时,寨墙上的清兵,一波波的射来箭矢。>
大而沉的步箭咻咻而来,转眼间,该波的明军,就不断有人惨叫中箭。那些中箭者,只觉身上一冷,随后快速的,就身上虚软无力。而从旁人看上去,这些中箭的军士,个个血流如注,极为吓人。>
“轰轰!”>
雨点般的擂石,从寨墙后闪出,随后借着冲势,从山坡上重重滚下。>
在这些攻山明军恐惧的目光中,很多圆滚滚的擂石,劈头盖脸迎面冲来。>
一阵阵嚎叫中,许多明军,当场被撞得筋断骨折。>
撞中身体的,个个口喷鲜血,若是被撞中手脚,就是手脚断折的下场。>
很多人当场白森森的骨头露出来,抱着伤口处,个个痛不欲生。>
这些明军,战斗意志谈不上坚决,再看战友凄历的嚎叫,身上的惨状,再没有攻山的勇气,立时溃败。他们大叫大囔,喊叫着奔逃山下,连上官们声嘶力竭的咆哮声也不理会。>
攻打该处的明军,又一次失败,寨墙上的颜扎哈哈大笑,得意万分:“这些尼堪,就是不堪一击!”>
……>
山下的马科脸色铁青,恼怒非常,原以为轻而易举的攻山战事,竟料不到如此艰难。>
西石门难攻,倒在他的意料之中,那方山势险峻,攻打的山海军中,也多是班军,本身战力就比不上营兵。但他寄托厚望的中路军,同样进展缓慢,这让马科挂不住脸了。>
那方地带,少量的战车可以前行,此战神机营的大部分臼炮及火箭,也布置在那方山下。攻打的几营兵马,也是与他亲近的几个镇内游击参将,相比那些班军将领,待遇不知好了多少,兵力也更为雄厚。>
比起西石门,这方的鞑子守军是多些,不过比起攻山的明军,却是明显的兵力薄弱。一千多鞑子与朝鲜军甲兵,加上一些杂役余丁什么的,竟也打成这个德性。>
不说马科挂不住脸,看到这样的战果,三镇大军后方的洪承畴眉头皱起,大失所望,王斗也是摇头。他身后的靖边军各将,都是现出轻蔑的神情,王朴,符应崇等人嗤嗤而笑,窃窃私语,大说风凉话。>
看他们的样子,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心下都不是滋味,他们明里暗里的扶持,却是这个结果。难道蓟辽军,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或许,要替换下马科,让吴三桂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边军一小兵 最新章节第533章 攻下,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81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