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完善(2/3)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
其实他也有自知之明,论种田,自己赶不上张贵,论经商能力,自己也赶不上田昌国,所以最适合他的位置,只有一个,领导。>
当然,什么活都让手下去干,王斗也是理直气壮的,如果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要部下干什么?那还做什么领导?>
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大将军充分信任部下,充分放权给他们,众官将一致赞赏。>
初八日,永宁侯府。>
宽阔的大堂内,文官武将,济济一堂,幕府各官各将,全部集中在这里。>
这是一个火热,又充满激情的团体,大明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
脚步声响起,王斗一身蟒袍,在钟调阳及一些护卫陪伴下,龙行虎步而来。>
“拜见大将军!”>
众人大吼。>
“起来吧。”>
王斗到自己位中坐下,笑道:“过了年了,众兄弟都歇息得差不多,该打起精神,开始干活了。”>
众人大笑。>
他们分军事官,民事官,坐于两侧,泾渭分明。>
当然,此时的幕府吏目厅,文案主事冯大昌,已经不见,代之的,是新任文案主事钟正显。>
就在年前不久,镇抚司对冯大昌等人处置已经出来,大部分为死罪,冯大昌也在其中。>
王斗动用了自己的赦免权力,将冯大昌、陶氏、钟荣的女儿与女婿、洪丘、纪仲崑等人免死,不过发配塞外,需要苦心积攒功勋值赎罪,年后不久,他们已经动身了。>
王斗舅舅钟正显,虽然毛病很多,不过大关节上站得住,也颇有能力,举贤不避亲,王斗自然会提拔使用。>
此时大明,族人为官为将,很算正常,当然,他们都需按制度考核升赏,这点上,王斗不会徇私。>
此时钟正显坐在自己位上,抚着油黑的胡须,颇有意气风发之感,这些年,他越活越年轻了。>
王斗坐定,看着众人充满期待的样子,他微微一笑,说道:“钟主事。”>
钟正显忙站起来,说道:“是,大将军。”>
他恭敬的站直身子,幕府议事,还有军中,只有上下尊卑,没有舅舅与外甥。>
一个护卫过来,将他手中一叠文案,取了后,交给王斗。>
看着手中的文案,王斗环视众人:“崇祯十二年,我东路设立幕府,定制度,划职事,有了规矩与方圆。幕府设立后,经诸位的努力,各同僚协心,我东路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说道:“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眼下本侯充任宣镇总兵,不久将到镇城,地盘权力,都大大扩大,所以诸位,也要跟着我一同往上升。”>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堂内气氛,更为火热。>
而对大将军口中,不时出现的新颖名词,各人早已习以为常。>
稍缓一会,王斗翻了翻手中文案:“幕府原设参谋司,练兵司,情报司,镇抚司,后勤司,财政司,民政司,教化司八司,眼下看来,诸司之设,已不能满足我宣镇之需,需要扩大。”>
他说道:“经议,在原有八司基础上,再设归化司,吏务司,巡捕司,监察司,审判司,医卫司……诸司,原设各司,也略为调整……”>
王斗计划中,幕府大体分为军民两类,增设管民务人事的吏务司,有若后世警察局的巡捕司,若检查院与法院的监察司与审判司,若卫生院的医卫司等。>
现在东路许多地方,大体实行军法,这自然失之过严,一点点小事,就要打军棍,甚至处死,让很多民众的心,都久久崩着,钢久则易断,王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这时的保甲捕快制,也颇有弊端,类似警察系统的建立,很有必要,三司设立后,军队就专心打仗,不管这些民事。>
这也是王斗完善治下文官系统的一步,文官行政,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只有完善而全面的文官行政,一国,或是一地统治,才能走向稳定与开明。>
便是到了后世,任何一个文明富裕发达的国家,都是文官治国。>
军人统治的国家,给人印象,大多便是混乱,危险,不安全,贫穷,落后等等,历史也有教训,西方的罗马,中国的大唐等,都是毁于武人乱政。>
所以很多事情,军人不能参与太多。>
当然,吸引教训,王斗不可能如大明这般的文贵武贱,会保持一种平衡,让军人做军人的事,文人做文人的事,不会让哪方独大。>
只是,身处乱世,军队的权力,肯定会大一些,赶上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将来动武之处也多,或许,在非常长的时间内,王斗麾下,武人权力,都会大大超过文人。>
****,将会造成贪婪又恐怖的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边军一小兵 最新章节第631章 完善,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81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