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完虐日本(1/3)

作品:《民国第一军阀

时局演变到了双方宣战的程度,并且还是中国政府悍然宣战,这让日本开始有些意识到,在他们蓄谋对中国领土主权进行践踏的同时,中国也在蓄谋发动一场针对日本的战争。

自诩亚洲老大的日本,此时正面临着亚洲传统君主国中国的崛起,这是日本所无法容忍的。

尽管日本未做好战争准备,在兵力动员、军火库存方面都准备不足,但日本政府却不得不打这场战争。

一旦日本退缩,意味着将已经隐隐占据的亚洲主导地位拱手让给中国。

那么其后果对于日本来说将是灾难性的,首先日本日后将无法继续向外扩张,再则日本还要面对一个崛起的中国。

正如日本所认为的,要想征服整个亚洲,就必须征服中国。

因为在亚洲地区,中国对日本的威胁是最大的,而且中国也是在日本眼中最大的一块肥肉。

所以日本依旧咬牙继续进行着这场战争。

9月25日,第一批日本援军在英日两国的船只运送下登陆日本,日本在山东的兵力达到了十化中所酝酿的奉献精神。

后方除了送来了新式步枪,自走炮也开始出现在了战场上,后方一共运来了上千门自走炮。

虽然这些自走炮最大的口径只有105mm,但这些自走炮极为灵活,生存能力也极强,分配到各部队之后,使各部队的步兵支援火力迅速增强。

后方甚至运来了72门203mm重型榴弹炮,对于国防军来说,105mm口径火炮只能算是中口径火炮,155mm以上的火炮才算是重型火炮,但对于日军来说,105mm口径的火炮就已经算是重型火炮了。

这些火炮运送到前线后,前线的火炮数量不断增加,日军被打得鬼哭狼嚎,单以203mm口径榴弹炮来说,其杀伤面积达到7218平方米,也就是一颗炮弹砸下去,可以杀伤1296平方米内无防护的目标。

而且发射的是高爆弹,炸一下就是一个大坑,日军防线被这些高爆弹炸得仿佛要被掀个底朝天一般。

日军堑壕里的士兵被炮弹炸一下,就算是躲在堑壕里,也会被直接震死,或者被掀起的泥土直接活埋。

而日军海军舰炮却打不到国防军,而国防军的重型火炮却能打到日军。

连日下来国防军的侦察机一直在天上徘徊,侦察兵也在前线不断侦查,一旦发现某段工事中的日军暴露出来,马上就会遭致国防军的炮火打击。

在未发动进攻的时候,国防军炮火一般只打击一轮就会停止,因为第一轮的炮击是最具杀伤力的,等日军士兵都躲进堑壕了,杀伤效果就大大降低,除非是203mm口径榴弹炮才能产生一定效果。

前线到处都是狙击手也让日军的行动变得极为不便,日军士兵也是人,总会有从堑壕里探出脑袋的时候,这时候就很容易被狙击手一枪爆头。

虽然说狙击的最佳位置是上身部位,但在狙击堑壕里的敌军时,就必须直接打击敌人的头部,这确实是一个技术活,成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很多狙击手还是在前线狙击过程中练就了一手一枪爆头的本事。

空军轰炸机也在不断出动,不过奇怪的是出动的轰炸机并不多,不过空军的炸弹威力却是不容小觑。

日军后方的一些重要设施连续遭到中国空军的轰炸,不过日军显然没有想到空军能够轰炸他们的海军舰船。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认为海军舰船是能够移动的,而空军的炸弹投掷是没有太多精确性的。

所以日军对于中国空军轰炸日本海军的思想准备并不充分。

国防军这样的慢火细工下,日军伤亡一天天的上升,炮击、狙击、轰炸,这让日军前线陷入全面被动的状态,每天还有不少日军士兵阵亡。

而进攻貌似也无从谈起,日军连续发动的几次大规模进攻都被中国陆军所击退,一时让日本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为了防止中国陆军大举进攻,日本政府只得让日本海军停留在莱州湾对陆军进行火力支援。

事实也证明中国陆军对于日本舰队的重炮极为忌惮,一直不敢在占据优势的战局下发动进攻。

而日军的装备本身都是极为廉价的玩意,陆军火炮也不多,日军现在同样也忌惮于中国陆军的火炮,更加忌惮于中国陆军的优良装备,所以日军也不敢发动进攻。

日军的意志力确实是不错的,然而意志力在山东半岛这种完全不恶劣的作战环境中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只有在那种极寒和丛林当中,意志力才能发挥出强大战斗力。日军引以为傲的意志与精神在山东完全发挥不出来,而中国陆军同样不缺乏意志与精神力量。

双方的战事开始进入僵持的阶段。

但这种僵持对于中国陆军来说却是占了便宜,因为日军每天都有不少损失,而日军对中国陆军完全没有什么办法。

战争越持续,中国陆军的士气越高昂,因为所有中国士兵都发现,小日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最新章节第103章:完虐日本,网址:https://www.xbqg9.net/18/1822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