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国家形象宣传(1/2)
作品:《民国第一军阀》中医就是这样的,其定律就是开了药之后,只要病情不加重就算是有效,因为这样一来,医师心里已经对之前的判断有个底了。
这个定律在后世也让一些不懂中医的人诟病了一番。
很多人吃了第一副中药后,感觉病情虽然没有加重,但却也没有好转,认为没有效果,便不再去复诊了。
对于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来说,中医对财团确实没有利益。
中药的大规模应用,确实会损害到能批量生产的西药利益,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资本财团,江渝并不愿意为了这个利益而损害国民的身体。
更不会像美国那样,让医生当药品推销员,没病也推销你吃一大堆乱七化的知识分子,现在没啥市场了。不过这种人还真是蛮多的,在民国时期几乎是遍地走。
中央政府在江渝掌控下对中医界进行了很大的整顿,那些老中医也在劝说和利诱下,把真材实料的中医交给了那些中医学徒,民间药方也被政府购买、收集了上来。
那些民间药方对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难杂症有奇效,在民间有一大批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但却掌握了一技之长的人。
这些人很多都是祖传下来一些药方或者治疗手段,虽然不是职业医生,但在当地却有一定名声,人们求医问药都会找上门。
经过政府组织中医人员对这些民间药方的整理,同时‘医理学’的设立,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医理的专家。
使得中国的中医界已经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但这需要时间去积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得知中医对流感有治疗效果后,江渝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老百姓们,同样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尽管平时出门戴起了口罩,同时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喷消毒水什么的。
但是生产和建设却在正常进行。
……
在协约国,这次春季流感引起的恐慌还在蔓延,早就准备好的‘中国奸商’们,以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口罩都囤积了下来。
流感消息一传开,口罩都变成暴利物品了。
同时还有中国出产的‘消毒水’,也销售得十分火爆。制造成本低廉的消毒水,竟然也以暴利价格卖到脱销。
除了协约国,在全球各殖民地,南美各小国,中国的消毒水都卖得十分火爆,那些殖民地总是有殖民者和商人的,同样也有一些被殖民的富裕土著。
这些都是市场。
接着中国又推出了‘板蓝根’等中成药,
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不同。欧美财团想要渗透比较难,倒是共济会在香港目前有个分会。
香港共济会的头头脑脑们一进中国的地盘就被抓,之后便被安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判刑入狱。
此时中国也像历史上的日本一样,禁止共济会在中国活动。共济会是一个以吸纳卖国精英为主的组织,分布世界各国。
这就像是此时中国的华东商业协会在世界各国的分会一样,那些海外分会,会吸纳当地国家的各种精英作为外围成员。从军人、政客到商人,甚至是明星之类的,以及一些在社会上有名望的人。
此时在世界各地,随着中国的华东商业协会的开设,华东商业协会与共济会开始互相渗透,都是削尖了脑子想要钻进对方内部,以获取有用的商业情报,或者是暗中策反一些对方成员。
不过这种渗透也仅限于外围成员,内部成员基本上都是渗透不了的。
欧美间谍在中国是吃不开的,很多欧美间谍此时都被中国情报部门秘密监控着,一旦试图收买中国的高层人员什么的,马上逮捕了。
中国政府并不所有都抓了,毕竟看得见的鱼都抓了的话,下一批来的就更难发现了。
真正抓的是那些间谍发展的中国成员,那些充当欧美走狗的汉奸抓一毙一个,这就使欧美间谍使不上劲。
毕竟欧美人都是白种人,在中国很显眼,很多时候不方便搞情报工作。
自从中国情报部门从国术界招募了一批有神通的人士后,反间谍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同时还发展出了一批双面间谍。
因此欧美财团在中国的地盘上不可能像对德国那样无孔不入,德国二战时期由于杀光了境内的犹太人,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情报网被一网打尽,搞得英国佬之能靠技术手段去破解德国电码了。
中国在世界的情报网络的建设则越来越规范和完善,制度上没有什么漏洞,低级错误也很少犯。
中国在世界上的间谍活动,主要是收集铁路、道路、工厂、水库、矿场等重要设施的分布。
这是为了未来的轰炸做准备。
例如对美国的侦查,主要侦查美国的产业分布,美国人的产业分布很集中,这是财团垄断的表现。
中国也差不多是这样,但是已经开始分散一些产业。
也就是说,一旦与美国开战,只要轰炸掉美国那几个产业集中的城市,美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最新章节第233章:国家形象宣传,网址:https://www.xbqg9.net/18/1822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