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新式装备(第二更)(1/3)

作品:《民国第一军阀

更新晚了,抱歉!今天有事耽搁了,只好熬夜码字了。

————

对于枪械方面,江渝一直以来都很纠结。

那就是弹药口径的问题。

江渝由于能连接后世的网络,同时能看懂英语、法语、德语,让他可以浏览境外的网站,一些开放的网络图书馆都畅通无阻。

找一些经典武器的图纸更是简单,二战那些经典枪械的图纸很轻松就能找到。

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一种出色的枪械都适合当成制式武器。

例如步枪方面,1加兰德就很不错,但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用的是7.62mm子弹,而江渝又对42通用机枪很眼热,42通用机枪用的却是7.92mm子弹。

如果两种枪械都装备部队,弹药补给会变得比较杂乱,会增加后勤压力。

冲锋枪方面18的性能还不够成熟,制造成本也不够低廉,还未达到江渝的理想范围,而二战比较著名的冲锋枪就是红色毛熊的波波莎冲锋枪,以及英国的司登冲锋枪、美国汤姆森冲锋枪。

汤姆森冲锋枪首先被江渝排除,虽然这是一款性能优良的冲锋枪,但问题是结构复杂,造价比18冲锋枪还要高,而且子弹不是国际通用手枪弹。

红色毛熊的波波沙冲锋枪也因为其子弹不是通用手枪弹被江渝排除,唯一能选择的也就是英国的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用的子弹和18的子弹一样,都是手枪弹,中止能力很强。而波波沙冲锋枪虽然也很优良,但中止能力显然没有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好。

而且司登冲锋枪的制造成本低廉,每支的制造成本仅9美元,如果是在中国生产,加上这年头的美元更加值钱,说不定成本只需要7美元,还不到15块银元。

这种武器的零部件可以在小铺子生产,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不仅工厂里可以生产零部件,也可以进行全民作坊式生产。

司登冲锋枪还有一个德国亲戚,那就是德国3008,这是德国在二战后期偷师的成果,93008进一步简化了制造工序,使制造成本更加低廉,而且还加装了保险装置,使得司登冲锋枪跌落时可能走火的问题得以解决。

并且3008由于使用的是德国制造技术,没有司登冲锋枪那么容易卡壳。

“显然采用3008比司登冲锋枪更加划算,并且没有走火的风险。”江渝经过考虑之后,决定在冲锋枪方面采用3008作为制式冲锋枪。

在网络上获得了图纸之后,江渝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开始对3008进行修改,此时江渝在机械设计、枪械设计上都已经有了扎实的功底,而且在网络上学到了超出这个时代的设计方式。

江渝改动的是3008的连发装置,3008可以通过控制扣动和释放扳机的速度来实现单发发射,江渝把这一功能取消掉了,以进一步简化设计。德国人之所以加上这种设计,估计是想把冲锋枪交给未经训练的平民使用。

而如果是职业军人使用,这个设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江渝把这个设计取消掉,使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由此得出了一个新的版本。

最终3008被确定成两个版本,一种是江渝修改过后的军用版,一种是未修改之前的民用版。

民用版更适合未经训练的平民使用,军用版则需要一定的训练后才能更好的使用,但军用版的造价更低。

3008的弹夹容量为32发,110米内能确保较为精准的射击,而超出这个距离则会上下偏离半米左右。

作为近距离射击武器,一般很少要对110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

接着江渝又把消音器设计了出来,使3008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声冲锋枪。

而在步枪和机枪方面,江渝考虑了很久,最终选用五十年代才出现的7.62北约弹,与当前的美国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不同,但又比较近似。

当然如今的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还未出现尖头弹,因此7.62北约弹绝对是首创。

接着江渝把1加兰德步枪的图纸又是一阵修改,把子弹改成了使用7.62北约弹的规格。

二战德国战败后,242通用机枪出现了一个使用7.62北约弹的3通用机枪,结构和42基本相同,射速也非常牛逼。

对于42机枪来说,优势就是射速极快,随便扣动一下扳机就是五六发子弹飞出去,在机枪对射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一种机枪是42的对手。

当然42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十几秒时间75发子弹就打没了,而作为重机枪的时候,300发子弹也仅需一分钟就打完,这还是战场上点射和扫射相结合后的子弹消耗速度。

这是工业大国才玩得起的机枪。

不过江渝有这个自信,中国四亿人口,生产弹药还是很简单的。

搞出了1加兰德、3008冲锋枪、3通用机枪,步兵装备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很豪华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最新章节第五十四章:新式装备(第二更),网址:https://www.xbqg9.net/18/182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