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孤儿拜老道(1/2)
作品:《真仙记》{)}
更新时间:2013-08-03
暮色已至,几位老农正荷锄回村,炊烟袅袅自是安祥而又平静。村子外面麦场上几个顽童在追闹着,头上还顶着晌午遮阳的荷叶,看到远处敲着深一脚浅一脚朝村子走来的的瞎眼老人,不禁闹开来了。
“说书的来啦!”
晚饭刚刚做就,众人纷纷端碗出来听那瞎眼老人说书。那几个顽童更是囫囵扒了几口饭,便搬着板凳占个好位置,心中盘算着今天是不是说自己最喜欢的孙大圣闹天宫那回。
“百年毓秀育良才,苍穹纵横得道来。
不见君王诸侯墓,跳出生死何自在。”
说书人说完定场诗,两手一拍算是拍了惊堂木。众人也是明白,今天这回应该是自己最喜欢的鬼狐神仙,不是那红楼公子小姐缠绵的酸事,好看的小说:。
“难!难!难!”那说书人连说了三个难字,脸上露出一丝悸色,“修仙本是逆天之事,古往今来修仙者如过江之鲫,可真正能证大道者寥寥数人罢了,何其难也!”
“今儿说书人要说的这回是琼州李长庚证道成仙的故事。这故事各个说本上没有抄录,说书人早年在琼州时贪一口凉茶从一老太口中所得、、、、、、”
说书人连说了两个时辰,直到月已过半才拍掌散去。一些人家看瞎老人可怜又施舍了一些饭饼,并嘱咐几句才各自回家休息。几个顽童意犹未尽,各自分配书中角色也要做次神仙修士,自是不提。
村口有一破庙,早已经没了香火,年久失修殿堂已经塌了一些,尊像已经被岁月打磨去半个头颅。庙外杂草丛生,一块牌匾已经掉落下来,躺在破庙门旁。
“咳咳!”
破庙内传出一阵咳嗽声,声音中隐约还有些稚气。进来细瞧,一个年纪不过六七岁的孩童正趴伏在尊像的脚旁,头发蓬乱不堪,脸色苍白如蜡,身上衣服上千洞百孔也与衣不蔽体也相差不多了。
“上苍保佑!我赵峰生当有此劫数,只是累及父母兄弟,真是百死莫赎啊!”少年虽然年少,可是说凡出言语却也不凡,显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只是不知遭逢了什么落得如此田地。
说书人眼睛虽然失明了,听觉却也因此格外敏锐。听到孩童的咳嗽声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疾敲着他手中的引路棒朝着破庙走去。相逢即是缘,能帮自然要帮,也算不昧了自己的良心。
“孩子,你出来吧!老头子我略动医术,让我替你号下脉吧!”说书人说完又不禁自嘲的苦笑,自己对一个孩子说这些浑话做些什么?
赵峰听到脚步声忙躲进尊像身后,听到老人说话不禁露出头来。他年纪虽然小,但察言观色的本事却是不差。见来者慈眉善目,言语可亲,虽然两眼无神但不失为一位慈人,便从尊像后面转过身来,拜在说书老人的足底。
“先生慈悲,小子烂命,不再浪费先生良药。是我害了全家,只望以死谢罪。”
赵峰说罢又不禁想起父母兄弟,顿时心如刀割,泪如雨下。他已有誓死之心,纵然有神丹妙药也救不得心死。
“胡闹!我老头子在世六十余年尚且贪恋红尘,你一小小孩童在世不过十载就张口就死,闭口就死。如果你死了,难道你就就算对得起你离世的父母兄弟了?难道他们让你活下来,仅仅是让你比他们悲痛半晌便就此离世?”
说书人心中虽然心疼,可是言语却很是严厉。他素来瞧不起轻生之人,但架不住对方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老人想到这里,从布包里掏出一块饼递给赵峰。赵峰心痛难当,三日不曾进滴水,前些日子不觉饥渴,现在才有了饥渴的感觉。他小心掰下半块饼,将另一半放入怀里,又在老人足下拜了拜才开始进食。
“孩子,外面大好河山等着你,何必说着轻生的话?不为了你自己,就算为了你死去的家人也要好好活着。”
赵峰撕下半块饼放入怀中,他虽然年幼,却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老人家说的对,如果现在便轻生了,九泉之下他也没有脸面见自己的父母啊。赵峰也不犹豫,直接拜在说书人脚下。
“小子愚钝,幸得先生开导,小子结环衔草也难报答您老人家的恩德,恳请师傅收我门下,弟子终生当侍奉师傅左右。”
说书老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也不回答赵峰,只是找个地方坐下。赵峰心中自然是没底,他年纪虽小,但也知道因一句话拜师有些唐突。
“小子知道凭着一言半语拜师有些唐突,但恳请师傅赐个机会,其他书友正在看:。”
老人家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手中的引路棒在地上敲了三下。赵峰心花怒放,忙拜倒在老人面前“咚咚咚”叩首三下,两人师徒礼算是告成。
说书老人却也是有所遗憾,拜师仪式本应先拜宗门祖师再拜师傅。现在虽然拜师了,可是这个徒弟始终还是没有列入宗门,排入辈分名册。老人很快也就释然了,我形如我素,何必管他那些破规矩。
赵峰此时正立在说书人身后,见说书人皱眉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仙记 最新章节第一章孤儿拜老道,网址:https://www.xbqg9.net/18/18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