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陈玥儿(2/3)
作品:《浮沉录》。
今年腊月漠北铁骑南下,攻势迅猛。而大胤朝一直没有组建特别出色的骑兵,此番看见漠北铁骑的威力确实强大,上面那位便有了组建一只大胤朝骑兵的打算。虽然大胤有个燕家,养马驯马的技术很是了得,但这次漠北人南下行动迅速,他们家损失了好几个大的马场。而恰巧萧家在南方有几个较大的马场,养出来的马匹还都算不错,所以萧家家主萧政便滋生了借着这次战乱的机会打通向朝廷输送马匹的通道,和燕家同分这一块肥肉。
而这位正室萧白氏借着自己正室的名号,软磨硬泡,终于将这个立功的机会给自己的儿子萧成争取过来。
白氏家也是有名的望族,家中做官的人也不少,自然是知道咱大胤朝这位深谋远虑,心机过人的郡主虽是一介女流,但当今陛下却对她的话是十二分的相信。
皇帝难见,恰逢这位郡主来九叶山庄,所以白氏跟族人一合计,便朝这九叶城赶来。只是,他们好像晚来了一步。
萧成养气的功夫哪有他母亲白氏深厚,平常斗斗蛐蛐溜溜狗还行,一碰上正事头一个比一个大,简直就是纨绔子弟的代表。
他见母亲有些微微动气,赶紧道:“孩儿省得,孩儿省得。”
白氏望着他叹了口气道:“你呀……”颇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说罢便不再言语。萧成也不敢再乱说话惹母亲生气,所以车厢一时间有恢复了沉静,只有那灯光忽闪忽闪,照在二人各有所思的脸上。
白氏此时想着的是还要不要循着宁国郡主的鸾驾一路跟过去。而萧成却在好奇着这传说中天气好得离谱的九叶城有什么好吃的,晚上有什么地方好玩。
夜色渐渐浓烈起来,秦川意兴阑珊。足足在这里坐了一下午,而王柱则一直在厢房里睡觉。正要回房,却听见“铮”的一声,如银瓶乍破,竟隐隐有些金戈铁马的味道。秦川知道,这是在一楼每天卖唱的瞎子老陈同他的孙女又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今儿个晌午到了饭点的时候他就看见那个满脸皱纹的瞎子同他孙女在醉云居的大厅里占了两个小凳子卖曲儿。老陈拉得一手好二胡,而他孙女陈玥儿弹的一手好琵琶。祖孙二人经常在这醉云居里卖卖曲儿,赚点钱糊口。
陈玥儿生的很漂亮,虽然没有宁国郡主那般倾国倾城,但也是素颜秀丽。虽然才十五岁,却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从陈玥儿十四岁时,来同陈老说媒的也不在少数。但来说媒的那些人家不是纨绔子弟就是这九叶城的二世祖。陈老就剩这么一个孙女相依为命了,爱惜得紧,自然是希望自己孙女嫁一个人品样貌都好的人,所以也就一直没同意。
好在来醉云居吃饭的也都是九叶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那种强抢民女的事情他们还是不会干,毕竟人都是要面子的。所以祖孙二人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着,日子虽然清苦,却也乐在其中。
晌午时分陈玥儿就奏过一曲《舞凌罗》,琴声清脆缠绵,深得班乐谱此曲的意境。虽然秦川不知道她谈的是什么曲子,但是他却如同闻到了溪林畔的那阵恍惚,醉了。
此时陈玥儿弹的是轩朝名曲《挥戈》,此曲讲的正是当年费季为陈守困在背水湾时的那场战役。金戈之声不仅要急而大,而且得有浩大的水势衬着,难弹之极。就连谱这首曲子的乐师离闻一生也只弹过三遍,而且每次都弹完都弦断指破。
建英帝李琼当年曾听史贵人,也就是史哲的妹妹弹罢此曲后连叫三声好,并亲笔题了两句诗:银龙落天走东海,万里山河入胸怀。只是李琼觉得男子弹此曲已经是太过勉强,更何况女子来弹更是难上加难。李琼颇有怜香惜玉的情怀,所以下令更改曲谱,将这曲子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陈玥儿弹的这曲《挥戈》明显是改过之后的曲谱,想来真正的原谱靠她这纤纤玉手怕是弹不出来的。但即使如此,那扑面而来的苍凉气势,银龙落天的浩大,都让秦川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虽万钧矛戈,吾往矣。
秦川正搬了个凳子,坐在二楼,聚精会神的听着陈玥儿表演,如痴如醉。王柱不知何时爬了起来,已经傻呵呵地坐在秦川旁边,不时说着玥儿比村西头二丫漂亮之类的呆话。秦川却充耳不闻。
马老板见秦川干坐在那听曲,赶紧招呼伙计搬了个小桌,上了些瓜子果子还有一壶上好的银针。自己也赔笑着坐在旁边一口一个秦少侠地叫着。
他早已经打听到了,眼前这个认真听曲的少年在九叶山庄附近救了宁国郡主一命。宁国郡主是谁,那可是当今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受恩宠得很,不仅参与朝政,而且朝中数项重大举措背后都有这位郡主的影子。这年轻人日后若是能得到郡主稍微的提携,看他的面相,封侯拜将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马老板自诩阅人无数,他之所以对秦川这么客气一方面是由于宁国郡主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他认定了这个年轻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正想着,秦川忽然侧过头一脸认真地道:“马老板,我看老陈家祖孙二人卖曲儿赚个钱不容易,您这酒楼家大业大的。能否别抽他那些水了,大不了,您记我账上,等我当兵了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浮沉录 最新章节第十二章 陈玥儿,网址:https://www.xbqg9.net/2/21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