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子元照壁(2/3)

作品:《浮沉录

时都出过大力,而且这三家中有些高手也是隶属天同盟的管制。

都说文人才有傲骨,虽然燕非知道这是陛下的一次试探,但他依旧很平静且恭谨地应承道:“不才愿意一试。”吞吐俯仰,皆是傲意。

李玄疏闻言眉头一挑,赫然转身,面对着漫江波涛,望着那面照壁道:“好,准了。”

两人的性格种都有这份果断,只是一个傲气十足,一个却显得有些阴鹜凌厉。

燕非面圣没有带他的无尘剑,任何武器都没带,甚至连细甲都没穿,只着了一件寻常的青衫,略微消瘦的身形显得有些纤弱。

半盏茶的时间,燕非从船舱中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个房间中走了出来,步上甲板。他背上负着两把弯刀,没有按习惯捆成一个交叉的形状。而是刀身分开了一个斜斜的角度而已。陛下的心情显然还不错,那些面色煞白,走路都有些摇晃的内侍都已经不见了。想来应该是去舱底休息了。

手握无尘剑,尽管这是第一次带着剑离中州那个最有权势的人这么近。但燕非的手却没有一丝的颤抖。他的另一只手则提着不知在哪里弄来的长浆。

李玄疏看着他这一身打扮,眼神含笑,带着些许期待。甚至,还有一丝鼓励。

燕非单手一振,将那支长浆高高抛起。云江在此处两岸距离大约两里,算是比较宽的地方了。长浆还未落下,燕非的身形也已经动若闪电,一步跨过楼船的外围的栏杆,高高跃起。

长浆入水,仿佛只有很轻的力道,惊起了一片不大的水花,去势极快。燕非掠过波涛,在长浆入水的同时堪堪点到其上,又轻轻跃起。长浆借着那一点之力,又向前急驰而去。

李玄疏自己的武功造诣也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自然识得这一抛一跃之间的妙处所在。无论是角度,力度,还是时机的把握上,燕非都做到了妙到毫颠。他在心底微微感慨道:我大胤朝如此人物,却奈何不为我所用。昭然啊昭然,你到底想干什么呢?

轻点起落间,转眼已经渡到江心。全神贯注如燕非者,自然不会想到此时李玄疏在感慨些什么,只是将注意力都击中在江面滑行的那支长浆上,不敢有丝毫差错。虽然说此处江流还算平缓,就算掉进水中,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但那样的话,刚才的豪情、傲气,岂不是,都付水东流,如同这茫茫云江一般了。

三起三落,燕非借着那长浆的力道已然横过江面,子元照壁近在咫尺。最后那一落,脚尖轻点,点在长浆的尽头。长浆高高翘起一端,仿佛破水而出,要直上云霄一般。

无尘剑的剑鞘没有反光,有很古朴的兽纹。但这丝毫不影响这把剑本身的锋芒,瞬间毕露。

李玄疏的目光停在那支长浆的上端,忽地一浮一沉。在无尘剑的剑光洒落之前,燕非身后的两把弯刀刀光如同两条毒蛇,顺着照壁岩石间的薄薄的缝隙就钻进去了。刀身被压得很弯,所以反弹起来之后也震得“嗡嗡”作响。燕非的身形借着两把弯刀反弹之力,如一道冲破江水的乌光,朝着崖壁顶端直射而去。

燕非这一跃,俯瞰着茫茫江水,面对着雄雄十里的子元照壁,一瞬间仿佛读懂了“沧浪存诗,天下布武”,也仿佛体会到了当年萧子元挥剑刻书的豪情。

天空暗了暗,连石崖壁上的青苔都变成了墨色。无尘剑出鞘的刹那,燕非的眼神瞥见,李玄疏正带着金黄的冠仰望着。他忽而心中一动,剑锋随心而走,待到燕飞又落下之际,两行诗已然刻在了悬崖壁上。那正是平北元年李玄疏所做“扬鞭天下定,执笔尽风流”。

早有轻便的快船在燕非跃出栏杆的时分待命而发,在燕非落下的瞬间将他堪堪接住。船身轻轻一晃,在清风碧涛间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几支船桨从船身的四周伸出,轻轻摇摆着。这些都是费城的精锐水师,为了护送皇上来这子元照壁多看一眼,被临时抽调前来护驾。

无尘剑早已入鞘,敛去了原本灼烈的光芒。“扬鞭天下定,执笔尽风流”几个新刻的大字在青苔间显出山石原本淡灰的颜色。不像萧同刻的那几个字,刻痕间已然布满了青苔,充满了古朴之意。

李玄疏仰头望着那几个熟悉无比的大字,想起那夜书房外面皎洁的月光。自己挥毫泼墨后淡淡地说那句:“天下间的人物,将疏狂系腰间的,你燕非算一个。”

之后的沉默,却有着两人眼神中不经意的惺惺相惜。这算是一种笼络,燕非清楚。但他今天依旧将这句诗刻在了子元照壁上,这必将成为一段千古传颂。这和个人立场,家族态度都无关,只是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男人对另外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男人的认可,很简单的认可。

李玄疏的唇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个很淡的笑容。内侍们虽然奉旨休息,但毕竟还是没敢让皇上一个人在甲板上呆得太久。此刻都从舱房中出来了,静静地立在不远处。可惜,谁也没看见那个笑容,燕非也没看见。

小舟悠悠,却在距离龙舟还很远的水面时。李玄疏已经转身挥袖,在一干内侍低垂且敬畏的目光中,朝楼船顶端走去。

阳光洒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浮沉录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子元照壁,网址:https://www.xbqg9.net/2/21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