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敲敲警钟(3/3)

作品:《重生之政道风流

出台这么一个法规总比由政府部门操纵地价,暗箱操作好得多,也给他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挡箭牌。

而书记专门提及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差问题,肯定也不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人在打这样的主意。

尤金忠猜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没猜到,陆政东确实担心有人玩偷梁换柱的把戏,把审批的工业用地转换花样进行房地产开发,但更重要的是带有点告诫尤金忠的味道。

江南某省的副市长就出过这样的大问题,就是把工业用地转变用途,这样价格可以上涨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但原则上讲,土地用途不能轻y转变,除非政府特批。而这个特批的权力,就掌握在主管房地产开发的副市长手上,结果就一笔就受贿将近一亿,从而创zo了共和国单笔受贿之最,使他跻身于新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贪”的交椅,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舆论也为之哗然,将焦点聚集于当地,其中原因,倒并非完全是因为这人官当有多大大、钱贪得多。

而是就在案发前的几年内,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同行们纷纷云集于此地,一拨拨前来考察学习当地的廉政建设先进经验。

报道称,那里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干部的方法,有一种群体性、长期性的廉洁奉公的氛围,苏州的干部创zo了廉政奇迹,二十多年来,当地市委书记中,没有一人因**问题受到处分;近十年,当地的历任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下属各区县级市四套班子的近百名“一把手”,在任职期间也无一受到过党纪、国法的处分,被冠之为“百官共廉”。

当地政界人士认为,出现“百官共廉”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创设了一套新的廉政制度,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三条:一是调整权力结构,削减个人权力,对权力进行制约和分解;二是引进市场机制,让权力使用的过程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达到公平;三是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广大干部的廉政自觉性。

谁想到,宣传了数年的“百官共廉”经验,居然不攻自破。从此,再也没有哪家媒体,敢再提所谓的“百官共廉”了!

像这样大的案子,不可能是单独作案的。肯定有有多名官员被“找去谈话”或被撤换。城建、交通就像两个黑洞,不知多少官员被吸进去,那就是一场地震,这将会给安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制度建设要抓,警钟要敲就必选要经常敲……(……)
本章已完成! 重生之政道风流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七章 敲敲警钟,网址:https://www.xbqg9.net/2/275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