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3)
作品:《王昭君的保镖》们人数众多,密密麻麻地聚拢在边境地区,人欢马嘶,像是在训练。
乌达遂联想起多年前的前右贤王,那个人阴险毒辣,自己也是他的受害者。听最近前右贤王在境外招兵买马,伺机反攻回来。看来这一切不只是传,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乌达遂最担心的是,一旦他们真的打进来,自己一个人阻挡不了众多匪徒,唯一的办法就是报告车牙单于,让他派兵来剿灭匪徒。
再伊吐鲁。伊吐鲁骑马往王庭方向赶。
到了王庭,伊吐鲁先向最高断事官昊天报告案情查证情况。昊天听完,:“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是境外敌人干的。他的头目就是前右贤王。这个人对单于位垂涎已久了。为了这个目的,他积极招兵买马,准备打进来。这股敌人是个祸害,消灭他们势在必行。”
昊天和伊吐鲁要求见单于,把情况向单于作了汇报。车牙单于:“我们现在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安抚受害群众,把群众受害程度降到最低,二是派兵密切注意敌人动向,一旦发现敌人打进来,就地消灭。”
车牙单于把总管叫进来,对昊天:“你们需要什么,就跟他,他会帮你安排的。”
车牙单于又把王瑞叫过来,对王瑞:“你带二百人马,秘密驻扎在边境地区,一旦接到敌人入侵的消息,就快速出击,把入侵敌人彻底消灭,保护边境的安全,稳定。”
过了两天,伊吐鲁带着两个马车,车上载着建造毡房用的各种材料,王瑞带了二百人的队伍,跟在伊吐鲁后面,向北出发了。王瑞的军队也赶着八辆马车,车上都是军需物资,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看到王瑞的军队开来,看到赈灾物质过来,乌达遂很高兴,他对王瑞和伊吐鲁:“我是天天盼,夜夜盼,终于盼来了你们,好啊,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
王瑞选择了一处合适的地点,指挥军队建造毡房,作为军营。
这里离边境很近,便于军队出击。
所以,在边境的某个地点,增加了几个很大的毡房。在毡房的后面,建造了一处很大的马圈,作为战马的休息地点。
与此同时,伊吐鲁与乌达遂按照调查摸底情况,给每个受害家庭发放了建造毡房的各种材料。
于是,在原来的受灾地区,立起了几个崭新的毡房。受灾群众看到自己又有了新的家,从心里感谢大单于对他们的关心。他们把伊吐鲁和乌达遂请进自己的毡房,拿出好吃好喝的,一个劲地劝吃劝喝。
王瑞带领军队,寻找一处不被敌人看见的背阴处,进行训练。伊吐鲁和乌达遂负责对敌人动向的监视,天天骑马在边境地区巡逻。
王瑞对伊吐鲁和乌达遂:“敌人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型的骚扰,我估计是在窥探我们的虚实。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斩草除根,使他们失去进攻能力,不再骚扰边境地区。你们的任务就是探知敌人再次进攻的消息,使得我们军队适时出动,给予消灭。”
所以,伊吐鲁和乌达遂天天骑马巡逻,夜夜站岗放哨,一点也不敢懈怠。
一天夜里,是伊吐鲁当班。伊吐鲁站在边境线上,旁边站着自己的坐骑。
这是匈奴地界的最前哨,后面离老远才是匈奴民众的毡房。伊吐鲁他们把自己的哨位选择在离边境线这么近的地方,用伊吐鲁的话,就是“为了及早发现入侵的敌人,减少群众的损失。”这里基本上没有人烟,偶尔听见几声狼嚎。
伊吐鲁手拿鞭子,眼睛盯着前方,一动不动地站着。突然,有几个骑马的人,先自己疾驰而来。显然,敌人也是先前发现了放哨的伊吐鲁,想先干掉他。
敌人来得太快,看来出击地点很近。伊吐鲁一看敌人来势凶猛,就匆忙上马,迎上前去。
伊吐鲁的鞭子很长,敌人没有防备,头一个敌人被鞭子卷中脖子,被打下马来。后面的敌人一看同伙被打下马,仗着人多,包围住伊吐鲁。
伊吐鲁抬头看见远处敌人的大批人马,正向边境开去。坏了,敌人又要搞偷袭。伊吐鲁的头嗡的一下,绝对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情况太紧急了。伊吐鲁大吼一声,手里的鞭子抡起了一个圈,把围上来的敌人逼退。然后挥舞鞭子,把敌人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快马加鞭,跑了出去。
伊吐鲁的目的地是王瑞的军营。这里离王瑞的军营有五里地的距离,事后,伊吐鲁回忆:“我是在一眨眼的功夫到达的,因为我是在跟敌人抢时间,情况太紧急了,我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到达王瑞军营。”
因为平时训练有素,王瑞一接到伊吐鲁的报告,很快就集合全部人马,向敌人来的方向开去。
看来入侵的敌人,还不知道王瑞军队的虚实,竟然没有兵马警戒。
王瑞军队赶在敌人动手之前,突然出现在敌人跟前。
毫无防备的敌人,看到突然来了许多人马,一时没有了主意,仓促各自为战。
敌军的指挥官急了,在马上哇啦哇啦喊。他这一喊,把毫无章法的敌人聚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昭君的保镖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网址:https://www.xbqg9.net/2/28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