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3)
作品:《王昭君的保镖》竟是在汉朝受过教育的人,一点就通。
昭君公主把裤腿挽起很高,用手扶着犁,还用鞭子驱赶着马,像个农家妇女,很熟练地犁开地,犁出的地垄沟又笔直又整齐。一屠知牙师见了,夸他的母亲:“想不到母亲还有这个本事,对不种庄稼的匈奴人来,这是个相当高级的手艺呀,我一定要学会。”
一屠知牙师从母亲手里接过犁,也学着犁地。但是他不知道,犁地地关键技术就是用手扶犁,他只扶了一下,地垄沟就深浅不一,而且还歪歪扭扭,犁还扶不正,总想倒地上。
昭君公主又教了一遍要领,并亲自示范。用了好半天,一屠知牙师才学会,弄得一屠知牙师灰头土脸,很是狼狈。
看着一屠知牙师的样子,昭君公主笑着把毛巾递给儿子:“我儿子现在不是右谷蠡王了,现在你成庄稼汉了。”
一屠知牙师学会种地后,又去买回来好几部犁,教手下种地。
等手下都学会后,昭君公主:“可以开始种地了。”
于是,在靠近匈奴边境的这一块地方,以吃肉为主,不种地的匈奴人开始种地了。
由昭君公主亲自指导,一屠知牙师领着一帮士兵,开始种起了地。这是匈奴历史上的第一次。匈奴人由吃肉喝乳浆,开始向种地做农活转变了。
经过多天的种植,很大的一片地种完了。
昭君公主和一屠知牙师站在地头,看着这一道道整齐划一的地垄沟,昭君公主不由自主地笑了。
一屠知牙师问他的母亲:“母亲为什么笑了?”
昭君公主笑着:“想不到大匈奴的第一块地,是由我王昭君开垦的,从此,匈奴人不只是只有吃肉喝乳浆了,就是,匈奴人由单纯的畜牧业向农业转变了。”
一屠知牙师惊奇地看着母亲,:“母亲,我现在越来越不认识你了,你不但会种庄稼,而且会很深的历史问题,你真了不起。”
一屠知牙师指着种好的地,问他的母亲:“什么时候长出来?我真想看看我亲手种的庄稼会是什么样子。”
昭君公主笑着:“不要着急,要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长出来。”
一屠知牙师又问:“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才长出来?我以为明天就会长出来呢。”
昭君公主弯下腰,抓起一把土,:“这土地里长出庄稼是需要很多条件的。首先阳光要足,在充足的阳光下,地里的种子才慢慢地发芽,从地里长出来。还得等下雨,种子只有在湿润的地里才发芽生根,而现在阳光和雨水的条件都没有达到,所以等到条件成熟了,庄稼才长出来。”
一屠知牙师又一次惊奇地看着母亲,:“母亲,你简直是专家哟,懂得真多,我简直羡慕死你了,怪不得父亲把你从汉朝娶过来。”
昭君公主笑着:“什么专家,这都是你姥姥姥爷在我时候教我的。”
一屠知牙师随口道:“我姥姥姥爷真了不起,懂的真不少,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
一屠知牙师完,看看母亲的反应。他发现,母亲的眼睛呆呆望着南方,眼睛里流下了眼泪。一屠知牙师知道,母亲又在想家了。想不到他毫不经意的话语,勾出母亲深深的思乡情怀。
一屠知牙师声:“对不起,孩儿不懂事,弄得母亲想家了。”
昭君公主听了一屠知牙师的话,用手擦了眼泪,勉强笑着:“没事,我也是渐渐老的关系,最近老想家,我和你姥姥姥爷没见面已经快三十年了,也不知道现在他们还在不在,真想看看他们。”
一屠知牙师:“想见他们还不容易?明天我去跟大单于,让你回趟家去看看不就行了?”
昭君公主:“傻孩子,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呀?从这里到我老家南郡,有几万里地,路途遥远,还不好走,而且现在我也不是当年的我了,我现在已经四十好几,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了。我的爹娘怕是这辈子见不着了。”
过了些天,天气暖和了,还下了雨,庄稼地里的苗出来了。
一屠知牙师欢喜的不得了,对他母亲:“母亲你看,苗出来了,原来刚出来的时候是这么啊,什么时候才长大呢?”
昭君公主笑着:“看把你急的,不要着急,让它慢慢地长高好了。咱们也不是没事干,给他松松土,间间苗,最好施施肥,它就长的更壮实了。咱们现在是头一次种地,那些步骤明年再吧。”
一屠知牙师点点头,记住母亲的每一句话。
地里的庄稼越长越高了。
在夏天,雨量很大,顺着山坡而下的雨水,聚集在洼地里的庄稼里,庄稼长的又壮又亮。开始抽穗了。
一屠知牙师看了,欢喜的不得了,高兴得成天围着庄稼转。
昭君公主有时候也来看,告诉一屠知牙师有关注意事项。
秋天到了。一屠知牙师惊奇地发现,他的庄稼变成金黄色了。
母亲告诉他,那是庄稼在成熟。成熟后,就可以割下来了。
昭君公主领着一屠知牙师又去了边境农贸市场,买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昭君的保镖 最新章节第四十二章,网址:https://www.xbqg9.net/2/28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