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移民(1/2)
作品:《蕙质春兰》刘演的府里,王瑶珍正在捧着已经隆起的肚子在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院子里散步,翠翘小心翼翼的扶着。过了一会儿,翠翘看天上开始飘雪了,就说:“姨娘,我们还是回屋里吧,这开始飘雪了,小心地滑。”
王瑶珍点点头。
两个人回到屋里,王瑶珍的大丫鬟翠黛忙扶着王瑶珍做到了踏上,把手炉接了过去,递上了一杯温水。
瑶珍问:“翠黛,今天李姨娘又闹了没有?”
翠黛说:“今天李姨娘跑到了王妃的面前说是新进的这几个姨娘欺负她。哭的跟个花猫似的。王妃只好安慰她,并把那几个姨娘叫过来训话,让她们懂得先后顺序,不能乱了规矩。可是白侧妃也过去了,为自己扶上来的姨娘说话,顶了王妃几句,王妃气的杯子都摔了,白侧妃就说惊住了,嚷着肚子疼,回去自己的院子里了,又是请大夫,又是抓药的,闹了个人仰马翻,王爷给被惊动了,很关心白侧妃的身子,训了王妃几句,把惹事的李姨娘给关了禁闭。”
瑶珍冷冷一笑说:“随他们闹去。书玉这个二百五,哪一天消停了?当初我们都是瞎了眼,怎么和她玩了?”
翠翘眉头微微一动,并不做声。
瑶珍又说:“王爷还是比较关心白侧妃肚子里的孩子啊?”
翠翘说:“都是王爷的孩子,白侧妃位份高些,又是出身白家,身份高贵,就是多些关心也是应当的;
。毕竟,这个孩子可是王爷和白家的纽带,有了王妃的陈家出的孩子,再有了侧妃出的白家的孩子,王爷的地位就稳固多了,所以。这一胎不容有失,姨娘不要争一时意气,要多忍耐,好好养胎。将来好好抚养小公子,过自己的清净日子。万事不要出头,以忍为主。”
王瑶珍烦躁的心情被翠翘这几句话说的又平静了下来,缓缓的点点头,问翠喜道:“你今天家去,家里可好吗?”
翠喜道:“我把姨娘送给大少奶奶的东西,送给老夫人的东西,送给夫人的东西都送到了,她们都很关心姨娘的身子,托我带回来许多补身子的药材。我都登记好了。交给了翠翘姑娘。”
王瑶珍点点头问:“我大哥和我父亲在忙什么?”
翠喜说:“大少爷现在房里那些乌七蕙来,就说:“文蕙妹妹真是能干,我跟她比起来,真真是要羞愧死的。你看她把上海城打理的好好的,还不说,这又跑去夷洲岛开疆扩土去了,这女儿身去开疆扩土的,我还真是没有听过呢?就是那戏文上的也没有听过啊,你们听过吗?”
翠喜忙赔笑着说:“哪里听说过,依我看啊,这文蕙姑娘一定是我们大楚最聪慧的女孩子了。偏偏这两年见着,模样儿也出落的越发的美丽起来,也不知道将来能嫁到什么样的家里?”
翠翘还是不为所动,翠黛说:“一般人家哪里能配得起,我看啊,只有当娘娘才配得上文蕙姑娘这家世,这人才,这功劳。”
翠翘听到这里,知道不发话不行了,就轻轻一笑说:“我们姑娘你们是知道的,聪明劲儿那是天下独一份的,可是有时候也可笑。她一点都不怕羞,坚持要将来自己找一个入赘的夫婿,你说这可笑不可笑。可偏偏我们家老爷,夫人都宠着她,真还这么打算来着。”
王瑶珍心里一惊,拿不准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她最害怕将来文蕙也嫁到这个四皇子的晋王府里,将来若是有一天,自己家王爷真的达成心愿,到了那个位置,那这后宫第一位的一定是自己的好友文蕙。就连王妃都沾不了边,那个时候,自己才是真的苦呢。可是她这一段时间的猜测,到了翠翘这里,居然是这样一个答案,真是令人不敢置信。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文蕙绝对没有进皇宫的心。
想到这里,瑶珍的心情放轻松了说:“翠翘啊,那是文蕙小姑娘家发傻呢?将来哪里能真让她这么做。你手里做的是什么果茶?这大冬天的还能做果茶吗?”
翠翘心里发了一个冷笑,表面上却笑吟吟的说:“姨娘尝尝,这个是桂圆红枣茶,最是滋补的;
。”
王瑶珍在这里补身子,刘演还在书房和柳敬原讨论事情:“阿原,你说这文蕙和文俊两兄妹怎么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收服了夷洲岛上最大的势力黑家。这黑家居然是前朝时就迁过去的,以前百家中最厉害的墨家。陈家这下子是势力大增啊。”
柳敬原说:“是啊,这下子陈文俊还走在了我前面啊,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大功啊。不过,要真正的让夷洲岛成为大楚的势力,还是要让我们大楚的百姓生活在那里才行。”
刘演点点头。
柳敬原说:“我们大楚的百姓也不多,本来河阳的人口很多,可是之前的旱灾让河阳州的人口大减,要不可以从河阳州挪一部分百姓过去。现在只能用湖州的百姓了。湖州的百姓本来就多,这几年医院兴起,老百姓没钱也能看病,因此,死的人就少了很多,尤其是新出生的婴儿,夭折的很少了。说起来我也佩服,怎么我岳母这么厉害,能想到妇人难产用个刀子把孩子刨出来呢?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大人和孩子都能保住命,就是有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蕙质春兰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六章 移民,网址:https://www.xbqg9.net/2/287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