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外销转内销(2/3)
作品:《超级能源强国》>
“现在的国际市场变动频繁,台塑的压力非常大。因此,我希望能改变以前100%外销产品的承诺。改为100%内销产品。”王永庆说的缓慢,好想斟自酌句似的。>
100%外销意味着高利润,并且不影响国内石化市场,矛盾和政策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小,中国得到的好处也会比较多。至少增加了美元储备。>
100%内销则意味着市场。“用市场换技术”的口号说明了市场的价值,王永庆的要求差不多改变了海沧计划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了。”苏城在台下看着台上的表面,突然觉得有些荒谬。要说周老他们不知道台塑的想法,当然不可能,他早就向毛主任“预警”了。要说王永庆不知大陆的想法,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事情仍然没有变化的发生了。>
周老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抢先答应台塑的要求属于一种谈判技巧,也说明他对王永庆的话是有预料的。>
但是,预料是一回事,发生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刚刚答应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王永庆依然坚持提出修改意见,这让他的心情非常不好。>
国内企业是绝不敢做这种事的。>
也只有台塑的规模和地位,才能与政府用这种方式讨价还价。要是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野蛮”是比较恰当的。>
王永庆弥补似的开始做解释。>
周老微眯着眼睛听着。>
王永庆仿佛一无所觉,说着说着还兴奋了起来,起身道:“我给你们看看我们准备投产的新树脂……”>
“坐下看就可以了。”苏振国绷着脸,略带训斥。>
王永庆僵硬了几秒钟,又笑了出来。转瞬,他就像是没事人一样,掏出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演示了起来。>
大陆方面没有一个人配合,都坐在那里呆看着。>
王永庆很快觉得无聊了,演示结束后,再次解释道:“现在的石油市场风云突变,100%外销对台塑的风险太大了。其实,100%内销的好处也有不少,首先就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增加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中石化的宣总经理笑了一下,道:“不管怎么说,外销的价值更大。台塑如果能坚持原有的预案,现在就可以开工。”>
他是有资格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表达自己对外销转内销的不满。台塑的海沧计划里,不光有70万吨的乙烯,还有1000万吨的炼油厂呢。它们如果要内销大陆,这些成品油的销售方式就够谈一壶了。中石化可不想他们在国内建设加油站。>
苏城静静地听着,等待着量变转向质变。>
尽管早就知道了台塑的选择,但苏城还是唏嘘不已。80年代末的台塑有机会进入中国,90年代末也许还有一次机会,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抓住。结果就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只庞然大物的兴盛。>
苏城不禁要想,假如王永庆放弃原来的计划,选择优先进入大陆,三足鼎立之下,不知最终的结果又会走向何方。台塑也许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大石化公司也说不定。>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周老起身道:“我们要重新考虑一番。”>
说完,他干巴巴的握了一下王永庆的手,没有理会其他人就准备离开。>
苏城迅速的做出决定,喊道:“周老。”>
“嗯?”几个准备离开的领导全都站住了。>
苏城抿了一下嘴唇,果断道:“周老,我们大华实业准备引进一套国外的乙烯设备,想请台塑集团和中石化帮忙,不知道能不能行?”>
其他人还没说话呢,宣总经理先吓傻了,忙问:“什么乙烯设备?”>
“卡萨利公司的70万吨乙烯,或者巴斯夫公司的80万吨乙烯。我们已经选定了设备和配件了。”苏城并不怕告诉他们。世界上能生产大型乙烯设备的公司就那么几家,但要选定其中的一家,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有时候甚至牵扯到对方的银行和客户,再加上种类繁多的配件、维修和交工方式,以及细致的修改工作,适合大华的并不适合中石化。>
选定设备和配件最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对中石化这样的国企来说,也许需要四五个月。>
宣总经理这才明白,自己哪里是落后,简直像是在起跑线上原地踏步。>
周老确实来了兴趣,问:“你们想要帮什么忙?”>
“我们想请中石化有经验的工程师,在877工程完成以后,抽调一些专业的专家帮我们安装乙烯设备。”苏城提出台塑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提出中石化确实是为了安装乙烯设备。>
70万吨的大乙烯装置,就是标准的钢铁丛林。它有数十米高的反应罐,也有直径数米的蜿蜒管道。建成的大乙烯设备,就如同一个硕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 最新章节第260章 外销转内销,网址:https://www.xbqg9.net/20/2001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