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鹿门弟子(二)2/2(1/2)
作品:《曹贼》晕,忘了凌晨已经更过一章了……>
还12呢。>
字数可能有点少,还请包涵。>
———————————————————————————————>
司马徽送给曹朋的马车车厢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图案。>
是一卷竹简的形状,上面标注有‘尚书’两字。一开始,曹朋也不知道这标志是什么意思,后来是在经过唐河镇的时候,一个读书人告诉他,这是鹿门山庞氏的标志。庞氏三代,以著‘尚书’而闻名。至庞季这一代,对尚书的理解,堪称整个荆州的翘楚,无人可比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荆襄士人尊称庞季为‘庞尚书’。>
这可不是什么三省六部的尚书,而是荆襄士人对庞家的尊敬,也代表着他们是《尚书》的专家。>
王猛没听明白曹朋的意思,可是曹朋说的是自信满满,加之他对如今的曹朋也有那么点崇拜,所以就没再追问下去,扬鞭催马,向县衙行去。在来的路上,曹朋已经问过了洪娘子,县衙的位置。所以王猛也没费太多力气,驾着马车,径自在棘阳县的县衙门口停了下来。>
“还请通报,鹿门山弟子曹朋求见!”>
县衙大门紧闭,里面也好像没有什么人。>
不过在王猛这一声高喝之后,大门后传来一阵骚动。>
紧跟着,大门开启,从里面走出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敢问,可是鹿门山庞氏弟子?”>
荆襄世族颇多,与江东士族,并不一样。>
所谓世家大族,大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地位高高在上;而士族,则是相对于寒门庶族而言。>
蒯家,是世族!>
邓家,不过是士族……>
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世家大族,是声望遍及朝野的显赫家族。>
而士族,只是出现较平民相对高贵,享有一定特权的群体。>
如果是在江东,由于民夷杂处的缘故,所以士族还会拥有一定的私人武装。不过在荆襄,这种私人武装相对会弱小一些。在荆州治下,能与蒯家相提并论的世家大族并不算太多……如蔡家,如庞氏,都能够与蒯家相持。而且,这些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极为亲近。>
蒯正,是蒯家的旁支。>
之所以能出任棘阳县县令一职,也是家族在背后出力的缘故。>
闻听鹿门弟子前来拜访,蒯正正在书房里看书。他连忙把书放下,命人请鹿门弟子到客厅,而后整衣装,前来相见。>
走进客厅,就见一个布衣少年,端坐在堂上。>
这少年的年纪不大,而且看上去颇为瘦弱,似乎有些病怏怏的。他的衣服也很朴素,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袍子,丝毫无半分奢华之气。不过在眉宇间,却又透着一丝英气,令蒯正也不得不多了小心。>
“他就是鹿门弟子?”>
管家轻声道:“正是!”>
“可确认?”>
“已经确认……他坐的车子,有鹿门庞氏的标记。>
少爷可不要因他衣衫朴素,而生出怠慢之心。我听人说,鹿门山门下要求极为严格,庞尚书能赠予其车仗,说明这个人定是鹿门核心弟子。若能与之交好,于少爷定大有裨益……”>
这管家,是蒯正的心腹。>
蒯正本来有些轻视之意,可听管家这么一说,也顿时收起怠慢之心,迈步走进大厅。>
而大厅里,曹朋也早早起身。>
见蒯正进来,连忙上前一揖,“学生曹朋,见过县令大人!”>
在中国古代,有称呼上官为‘大人’的习惯。不过这‘大人’的含义有很多,所以东汉末年时,还为推行这样的习惯。>
大人,可以称世家豪门,也可以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称呼。>
曹朋并不清楚这里面的区别,习惯性的口称‘大人’。却不成想,正应了‘大人’二字的含意。>
在蒯正耳中听来,曹朋这是夸赞他……>
“啊,贤弟不必多礼。>
蒯庞两家乃世交,你即是庞尚书弟子,说起来与我也是平辈。大人二字当不得,当不得啊!”>
蒯正上前还礼,言语间也是格外亲切。>
曹朋又哪里知道这一个称呼里面,还藏着许多讲究?>
不过蒯正这样子一亲切,他这心里面也就有了底儿。看起来,自己冒充庞门弟子,还算成功。>
他也知道,这样子迟早会露馅。>
不过曹朋心里另有计较:其一,蒯正未必会去鹿门山求证;其二,就算求证了,庞季说不定也会默许。毕竟司马徽赠予他车仗,上面还有庞门的标记,从某种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贼 最新章节第16章 鹿门弟子(二)2/2,网址:https://www.xbqg9.net/20/202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