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绾青丝(二)(2/3)
作品:《曹贼》。吴侯爱太史子义之勇,何不将他收服过来?”>
孙策对周瑜,几乎是言听计从,当下表示,一定会尽量避免丹阳战火。>
他离开吴县之后,将吴郡交由张昭打理。文武之事,尽托付于张昭,也显示出他对张昭的信任。>
临行时,他又恳切挽留荀衍。>
“待丹阳战事了结,我定和伯阳一同返还。>
到时候可商定婚期……我仰慕曹公已久,自然也很愿意,和曹公成为一家,还请先生海涵。”>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朗荀衍也不好再说什么。>
孙策离开吴县之后,王朗时常和张昭,泛舟太湖;而荀衍则领着夏侯兰和曹朋,在吴郡访友。>
荀衍当今名士,又是荀淑之后,声名响亮。>
加之他才学过人,文采飞扬。所以在当地士家中,颇为称道。>
今儿个到这家做客,明天与那家饮宴。才几天的时间,荀衍便走访了吴县城中好几个士家,双方均是相谈甚欢。一时间,荀衍之名,在吴县传扬开来,吴县人皆知,中原来了一位名士,才学出众。>
曹朋一直在观察荀衍,可是却没有发现荀衍单独,或者私下里和什么人接触。>
整天介吆五喝六的拜访本地缙绅,但他想要做什么?曹朋却有些看不出来。>
为此,他私下里请教荀衍:“先生不是说要加剧吴侯和江东士家的矛盾,为何不见行动呢?”>
荀衍呵呵笑了,轻摇蒲扇,却不肯回答。>
这也使得曹朋更一头雾水……>
——————————————————————————————>
这一天,荀衍让夏侯兰套上马车,带着曹朋,驶出吴县。>
“先生,咱们今天又去拜访什么人?”>
坐在车上,曹朋忍不住问道。>
荀衍笑呵呵说:“怎么,有些耐不住了?”>
这些天,带着曹朋到处走访,也着实有些难为了曹朋。>
从本质上,曹朋并不是一个很喜欢凑热闹,很喜欢交际的人。否则他前世也不会是单枪匹马的去闯荡,最后被最信任的朋友杀害。今生,曹朋已经尽力改掉这毛病,尝试着和人接触,主动应酬交际。可这骨子里,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事情。一两天还好,可一连四五天都如此,曹朋心里不免生出厌烦的感受。对于曹朋的这种情绪,荀衍当然也能够感觉出来……>
“今天咱们不是去饮宴,而是要去拜访一位故友的后人。”>
“哦!”>
曹朋应了一声,却没有去问,那位故友是什么人。>
“先生,怎么走?”>
“华亭,咱们去华亭!”>
荀衍在车中,看着书,轻声回答。>
夏侯兰扬鞭催马,赶着马车,沿官道急行而去。>
来吴县这么多日子,夏侯兰对吴县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华亭,位于太湖流域碟形洼地的底部,距离吴县,大约有半天的路程。其地势地平,东南高而西北低,境内有十二座小山,成西南、东北走向。依次是小昆山,横山,机山,天马山……>
慢着慢着,小昆山?>
曹朋聆听着荀衍的介绍,心里突然间一动。>
华亭,莫非就是后世的上海吗?>
“先生,您在华亭的故友,是谁啊。”>
“我那故友,与荀家三世而交。呵呵,说起来你可能也不知道,名声并不是特别响亮。不过他家中乃江东望族,在吴县颇有名声。你可知道前庐江太守陆康吗?呵呵,就是他们家。”>
华亭、陆家……陆康?>
曹朋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人名。>
就听荀衍接着道:“华亭陆氏,也是百年望族。当年城门校尉陆纤,与家父交好。熹平年间,因得罪了人,所以便罢官回乡,郁郁而终。陆纤之子陆骏,曾是九江都尉,在五年前故去。我这次来,就是想要探望一下他的孩子。陆康一死,陆家的声势远不是当初可比拟喽。”>
“对了,陆骏之子,据说和你同岁哦。”>
“啊?”>
“他儿子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有些记不太清楚了……陆议!据说也是少年俊杰,才华横溢……而且他和你很相似!”>
“和我相似?”>
“同样少年老成,同样有才华,同样小小年纪,便独当一面。>
说起来,那孩子也挺可怜。他爹走的早,所以小时候便随他从祖父陆康,在庐江生活……只是三年前,袁术命吴侯攻伐庐江,陆康死战,但最终被吴侯所破。陆季宁兵卒,陆氏族人,更惨遭屠戮。好在陆康把陆议等兄弟提前送回华亭,才免于灾祸……之前我听人说,陆议要成亲了。我作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贼 最新章节第196章 绾青丝(二),网址:https://www.xbqg9.net/20/2029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