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刺青时代与计谋时代(2/2)

作品:《与南宋同行

就踢开了------当然,该给的奖赏还是要多给一些的,没有了这个活口,还真不好办呢。

但是,他有些气闷------这次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但是,只杀了他们近四百人的性命,自己的损失尽然有一千多,这样的胜利可太惨痛了,算是失败吧?!

不过好在死的都是自己的手下,他们本来就不记在军籍上------不过死伤了那些怯薛军骑兵着实让人心痛加头痛!

除非他的这次胜利,功劳极大------但是就算有四百具尸体,也实在不算啥,远远比不上自己在平李檀之乱的战之功。

如何是好?!

他一个人枯坐在大帐中思考,忽然想到了他在检看尸体时,曾经在一具尸体的额头上看到过刺字!

啊,他心里豁然有了办法,对啊,若是这一战让大头目忽必烈有了借口来对付宋狗们,那才是高招呢!

低一些的要求是可勒索宋狗,高一些的可能是为以后撕了合约有借口,实乃是可进可退之计!

宋朝是招募制,给当兵的俸禄,但是总有一些拿了钱钞就跑的人咋办?!

早在唐末五代时期,鉴于士兵开小差的情况严重,出现了“黵面”。

所谓“黵面”,就是在脸上刺字,这原本是一种惩罚犯人的方式,后来竟展成同时用来识别军号!

宋朝招募士兵,体验合格后,接着就是“黵面”程序。

黵面后,新兵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衣屦、缗钱”,称为“招刺利物”。

除脸上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可刺字。

如早在大宋的开始时,他们的禁兵、厢兵往往刺面。

宋仁宗时一般在脸上刺“xx指挥”,以识别军士隶属部队的番号。

到了宋宁宗时,湖南安抚司设置的亲兵,除已刺面外,还在左手拇指下添刺“湖南安抚司亲兵”七字。

如果士兵改投他部,则要“改刺”,如果开小差被抓,则要加刺“逃走”二字。

因为黵面在宋朝的使用和流行,可以想见,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并不意外,如果没有黵面制度,岳母也可能不会想起用刺字这种手段,来提醒儿子“爱国”。

那时,剿盗将军右丞相右丞张弘范由那些刺青想到了一个计策,如果他能指认宋狗们私下里与流求岛联军,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但是,这个时空刺青在宋的民间极为流行,就算那些死尸曾经是宋的士兵也不能说明什么,人人都知道,流求岛当年是靠着宋狗们的厢兵展起来的。

所以光有刺青的说服力不够啊------但是,若是有了口供,甚至是活人作证呢?!

他不由得冷笑起来,到时候宋狗们浑身是嘴也辩解不清了!(。)8
本章已完成! 与南宋同行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刺青时代与计谋时代,网址:https://www.xbqg9.net/22/2203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