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石评梅简介及作品《墓畔哀歌》欣赏(1/3)

作品:《超时空安全局

在1210140城南著名的陶然亭公园内,一个幽静肃穆的角落里,有一座高大的青石雕像掩映在白杨绿柳之间。[书库][].[4][].[]那是一对青年男女拥肩而立的雕塑造型,01549289的衣装、发式,还有那富于书卷气的圆边眼镜,都标志着鲜明的「五四」时代特色。绕过石雕和石雕后那个林木葱茏的土丘,两块并排而立的汉白玉石墓碑赫然在目——这里0415是陶然亭公园内有名的「高石之墓」,即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山西籍女诗人石评梅和她的情人高君宇死后并葬的坟冢。

石评梅(1902-1928),原名汝壁,因爱梅花的高洁而改名评梅。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一个书香门第。我国早期新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十世纪「五四」时期及三、四十年代,中国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女性学作家及作品。2905们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令当时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2905们将自身大胆的0154998****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渗透、融合进学作品之中,达到了更鲜活、更新奇的效果,成为当时学中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庐隐、石评梅、萧红和张爱玲就是那个时代女性学的四位代表作家,被称之为民国四大女才子。四位中除张爱玲外,0010110各自的病因,庐隐的084096创作生涯只有十二、三年;石评梅还不到六、七年时88;萧红的创作也才有七、八个春秋。2905们创作的时88429然很短,但却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思想也达到了相当的?#58;取:冥费窑犯笞钚抡陆谝焉洗?r />

石评梅短暂而凄艳的一生中,虽没有庐隐那样丰富的感情生活,也没有张爱玲似传奇一样的0154998,却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游记、,尤以诗歌见长,有「1210140著名女诗人」之誉,是名震京4;的女作家。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

石评梅的作品特点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809988在感情的层面上更为脆弱,更为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然80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0154998的思考,而是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循着情感的悲哀逻辑进行思辩与觉悟,920现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她历了幻想到现实痛苦与虚幻、失望、渴望到仇恨、2251、反抗的084096悲剧起落的连续过程、情感苦旅和这中间巨大的思考时空,她的散就是她心迹的真实记录。

石评梅是我党早期著名活动家、优秀的**战士高君宇(生前长期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的生前女友。然80,他们的爱情结局是悲惨的。早年,因初恋281,石评梅抱定乖僻直拗的独身主义主张,在爱情上一误再误,错过了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高君宇英年早逝后,石评梅痛悔不已,决心在高君宇死后用悼亡孤苦的眼泪来偿付自己所欠下的相思情债。

高君宇的突然病逝对石评梅精神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此后她把084096感情都放在已故的高君宇52上。在高君宇的追悼大会上,石评梅送了挽联,上写:「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根据高君宇的遗愿,石评梅在其墓16082260亲手栽植松柏十余株,并在墓上题了如下碑记: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一九二八年九月,石评梅0010110长期悲伤过度,损害了健康,在高君宇死后约三年后竟也泪尽而亡。一个天才的女诗人就这样在泣血哀吟中走完短短的一生,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死后常对友人表明心迹的一句话。生前好友遵照其遗愿把她安葬在陶然亭内的高君宇墓旁。一对有情人,生未成婚,死而并葬,在当时传为佳话。陶然亭公园因之变得更加知名。

《墓畔哀歌》即为石评梅为悼念高君宇而作。风哀婉,感情真挚。特向广大博友推荐,请大家欣赏其独具特色的采。

《墓畔哀歌》(石评梅)



我由冬的残梦里惊醒,春正吻着我的睡靥低吟!晨曦照上了窗纱,望见往日令我醺醉的朝霞,我想让丹彩的云流,再认认我当年的颜色。

披上那件绣着蛱蝶的衣裳,姗姗地走到尘网封锁的妆台旁。呵!明镜里照见我憔悴的枯颜,像一朵颤动在风雨中苍白凋零的梨花。

我爱,我原想追回那美丽的皎容,祭献在你碧草如茵的墓旁,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和你一同殉葬。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2914010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2914010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时空安全局 最新章节一代才女石评梅简介及作品《墓畔哀歌》欣赏,网址:https://www.xbqg9.net/27/27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