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开源还是节流(2/4)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任,这才寻来先生相助!”
徐庶勾着手指,清点道:“牟平的铁矿冶炼、军卒的日常开销这都是吞金兽,要不是都尉想出商团生财的主意,这府库早就干了”。
李贤非但没有自豪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发放年终奖之前,徐庶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那时候李贤只顾着开心,觉得自己此举一定可以收买人心,却忘了府库的承受能力。
按照徐庶、周东昌的说法,李贤的府库只怕很快就要空掉了。
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窘境的罪魁祸首还是李贤,但凡他‘花’钱的时候收敛一些,府库内的钱粮也不会消耗的这么快。
周东昌不敢催徐庶,李贤却没有这顾虑,他嘴里道:“先生就不要卖关子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办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开源,另外一种就是节流了,不知都尉想选哪一种?”
周东昌微微颌首,到底是徐元直,这一开口就显得条理分明,让人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李贤挠着脑‘门’,说道:“节流的事情就不必想了,弟兄们跟着我很是辛苦,绝不能苦了他们,还是劳烦先生想一想如何开源吧”。
徐庶摇了摇头,并没有反驳,身为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是本分,越俎代庖,替主公做决定的事情,徐庶做不来,当下他接着说道:“要想开源,首先手里得有钱源,我思来想去,如今都尉唯有打一打牟平的主意了”。
李贤眉头一动,牟平可是铁矿冶炼,军械生产的所在,徐庶让他打牟平的主意,岂不是告诉他不能敝帚自珍,是该发卖军械的时候了吗?
周东昌眼前一亮,他知道牟平一直被李贤视为禁脔,而牟平出产的盔甲、军械‘精’良无比,只是过往的日子里一直第一时间装备到东莱军中,这才没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可徐庶却不是等闲人,他好整以暇想出的招数,李贤绝不敢视若无睹。
谁都知道,千金易得,良甲难求。
对于权倾一方,富甲乡间的豪族们来说,甲胄可遇不可求!
牟平李贤匠工营打造的军械如果发卖的话,肯定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在徐州诸郡内武装巡弋了一个来回,李贤麾下的重甲卒早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可以,谁都想拥有这样的甲胄。
只可惜,汉末铁矿稀缺,价格高昂无比。
铁甲只在官府中出现过,等闲‘私’军中从未有人装配过。
李贤思量一番过后,颌首应道:“好,以后牟平送来的军械可以发卖,不过,仅限于徐州,如此可好?”
如果卖给曹‘操’、刘备、吕布,日后反而有可能为其所害,卖给徐州就不一样了。
徐州是北海国的盟友,只要曹‘操’的威胁一日不曾消除掉,徐州就不可能与北海国为敌。
徐庶与周东昌深以为然。
不过,李贤把徐庶唤来,自然不可能让他出一个主意就算了,秉承一事不烦二主的想法,他说道:“先生,能者多劳,你再给合计合计,看看还有什么开源的法子?”
徐庶目光如电,一字一句地说道:“办法还有一个,就看都尉可否应诺了”。
“喔?什么办法?”李贤很是好奇,到底什么办法只得徐庶这么重视?
“以战养战!”
周东昌吸了口冷气,徐庶这法子可谓大胆至极,竟然鼓动李贤发动战争。
对于儒家子弟来说,修身齐国安天下才是终身奋斗的目标,像徐庶这法子,颇有些法家的味道。
当年,法家的代表者李斯为始皇帝出谋划策,进而一统**,奠定了万世之基。
以战养战?
李贤倒是并不意外,骨子里,徐庶更有些侠客的血液,要不然年轻的时候他也不会为了朋友一怒杀官差了。
这么些年过去,表面上看,徐庶已经磨平了棱角,可实际上,一旦需要,他依旧可以锋芒毕‘露’!
“先生以为我该与谁作战?”
这时候才真正考验了谋士的水准,好在徐庶早已‘胸’有成竹,当下回答的很是干脆:“兖州,无论是曹‘操’还是贼寇,都可与之一战,相反,若是遇到吕布、刘备的兵马,我建议暂且与其友善,这样才可以牟取利益最大化”。
道理是这样,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箭在弦上,势同骑虎的那时候,双方都别无选择,只得厮杀一阵再论其他。
李贤对徐庶的观点颇为赞同,“贼寇打家劫舍,劫掠商贾,手中肯定‘肥’的流油,而曹‘操’占据兖州多年,手下定然有不菲的钱货,两者只要取其一,一定可以大为缓解用钱荒!先生大才,我不如也!”
周东昌也讨巧说着好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无法可解的难题,先生轻易间就想出破解之道,着实厉害的很”。
徐庶笑道:“其实都尉接连大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266章 开源还是节流,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00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