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未雨绸缪(2/3)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灰的办法之前,攻城只是徒增伤亡。
曹仁毕竟是员上将,一时受阻,他没有莽撞行事。
“鸣金收兵”
金铁‘交’鸣声响起,夏侯存也是松了一口气,再不收兵,城下的郡兵也要溃散了。
曹仁当机立断,有效避免了伤亡进一步扩大。
曹军退了,城头响起一片欢呼声。
周仓吁了口气,他并没有因为曹军的退却而庆幸。
漳县不是徐州,背嵬军宛若无根之木,先胜不为胜,笑到最后才是真本事。
日上三竿,夏日的阳光渐渐变得热烈奔放起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城上众人都是挥汗如雨。
曹仁人马退的干净利索,他们带走了受伤的同伴。
对于曹军的退却,周仓没有派兵追击的意思,毕竟城内人马不足,而且没有骑军,实在没有必要冒险去追歼曹军。
当务之急是恢复气力,谋划下一步。
根据陈式的推算,适才一个时辰的攻击,曹军起码付出了一千五百名兵卒的代价reads;。
要知道,城上的弓手足足‘射’出了六轮弓矢,这就是一千多支箭支。算上死于沸水、巨木之下的倒霉鬼,此番漳县之战杀伤惊人!
不过,相对于曹军大部来说,一千五百人的损失完全可以承受的住。
这里是兖州,只要困住背嵬军,对于曹军来说就是胜利。
曹‘操’即将回转,就算虎豹骑未能破城而入。也不过多让背嵬军存活一阵子。
曹仁相信,大军归返之时。便是背嵬军全军覆没之日。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胜枚举,可是,像青州军这般取胜的战事却几乎没有。
李贤明明有足够的实力与袁绍正面相对,可他偏偏没有这样做,而是另辟蹊径,同时开辟第二战场,孤军直入兖州。
这算什么?
若是背嵬军全身而退也就罢了,李贤的声望将更胜一层楼。一旦背嵬军陷入重围,全军覆没,曹‘操’将打破青州军不败的神话!
情况万分危急,徐和统领玄甲军不敢耽搁片刻。
经过一番商议,张辽与黑山军一道出击,高顺留守阳关。
玄甲军、并州军、黑山军三方人马计有两万人,算得上一股不弱的实力。
曹‘操’以添灶之计金山脱壳之后。领军急退,他要抢在青州军会师之前干掉背嵬军。
一直以来,面对李贤各部兵马,曹‘操’从未有过大占上风的时候。
这一次,曹‘操’誓要全歼背嵬军,只有这样。才可以一扫颓势。
建安元年,袁绍挥军十万南侵徐州,各路诸侯看好袁绍,他们认为李贤难以抵挡。
可是,后来传出的消息却震惊天下:李贤杀了袁绍reads;。
冀州军刚刚灭了公孙瓒,正是势头强劲的时候,可是。李贤还是赢了。
此役过后,冀州分崩离析,袁谭、袁尚纠集死忠,斗成一团。
吴郡,孙策与周瑜秉烛夜谈。
如果说,锦帆贼甘宁奔袭涿郡给孙策带来的只是震撼的话,那么,李贤击杀袁绍,完全可以用晴天霹雳来形容。
孙、李联姻,为的是互利共赢,可是,如果李贤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孙氏有能力抵挡李贤的反噬吗?
之前,青州强敌环侧,李贤需要江东孙氏来为他承担压力,可是,现在的冀州已然空虚,李贤随时可以挥军北上,一旦解决了冀州袁氏、兖州曹‘操’,李贤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孙策觉得需要未雨绸缪,“公瑾,周仓孤军深入,你觉得背嵬军下场如何?”
周瑜摇了摇头,道:“据我所知,背嵬军实力强劲,只要周仓据城而守,完全可以死守十日以上”。
“十日?足够李贤出兵相援了,不过,我觉得李贤不会轻易动用主力”
“这是为何?”
“冀州已经是李贤的囊中之物,袁谭、袁尚蹦的再欢,也逃脱不了李贤的手掌心,只要青州主力不动,冀州无人可夺”
“青州、徐州,李贤已经有了两州之地,如果再让他得了冀州、幽州、并州,只怕天下之大,将再无制他之人”
孙策微微颌首:“不错,所以江东需要早做谋划,以备不测”。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点,孙策与周瑜都明白。
孙、李联姻只能换来五年左右的和平,却换不来永远的平安,与其等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苦思冥想,倒不如未雨绸缪。
周瑜眼光长远,他认为刘备可以利用一番,“主公,刘玄德对李贤恨之入骨,何不助其一臂之力?”
孙策虽然觉得刘备、关羽都是人才,却不觉得他们能够对付李贤:“刘备多次败给李贤,就算给他机会,又能怎样?”
“袁绍、刘备都是李贤的敌人,可是,袁绍死了,刘备却活了下来”
“话虽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三章 未雨绸缪,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00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