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襄阳城外(2/3)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 接了李贤的军令之后,李典便溯江而上,直达襄阳城外。
刘表暴亡之后,荆州水军名存实亡,残存的几百艘船只早已经北瓜分完毕。
因而,当九江军突然出现在城外的时候,襄阳城内的人马全都惊呆了。
李典来的太快了!
邓县尚未攻下,李典就来挑衅,难道他就不怕并州军失利,关羽与刘备联手将其击杀吗?
事实证明,李典的选择没有错。
战败的不是青州军,而是刘备的人马。
然而,即便如此,李典也没能想出破敌之策。
此时,李典望着高大的黎阳城,愁眉不展。
一万名九江军已经就位,为了试探城防力量,李典特意使人强攻了一番。
然而,除了消耗掉大量的箭矢军械之外,李典没能取得任何进展。
城内刘备有两万八千人马,他们有吃不尽的粮食,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困城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硬攻?
城墙高达五丈,护城河宽约二丈,水深一丈有余,城内有瓮城,外城有角楼,这样的防御力仅次于长安、洛阳reads;。
夺城?莫说一万人,就是十万人马也绝难做到。
劝降?
襄阳城方圆数十里,它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无论如何,刘备也不可能归降。
荆州气势适宜,土地‘肥’沃,是天下少有的粮仓。
襄阳身为郡城,内有米粟百万石,这样一个米粮重地,防御力自然是重中之重。
李典咬紧牙关,他知道形势严峻,益州刘璋已经退军,江东孙策驻留江陵止步不前,如今,能够指望的只有张绣、徐盛的两万兵马。
可是,凭借这三万人马能够攻破严防死守的襄阳城吗?李典一阵默然。
襄阳不是新野,更不是邓县,之前的获胜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在襄阳获胜,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报,李都尉,张绣张将军、徐盛徐将军领着人马到了”
“快快引路,我去迎接他们”
巳时三刻,襄阳城外三里,李典见到一员玄盔玄甲的年轻将领,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将。
徐盛面容矍铄,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就是一名‘精’干之人;张绣皮肤白皙,却剑眉星目,若非知道他的身手,还会以为他是个翩翩贵公子。
“曼成”
“佑维”
“文向”
三人见面之后不胜唏嘘。
李典本是曹将,降了李贤之后得到重用,如今已经是执掌九江的都尉,张绣虽然新近归降,麾下并州军却能征善战,实力不容小觑,徐盛更是了得,神策军跟随李贤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毫不客气地说,论资历地位,徐盛无可争议。
张绣、李典都不是夺权之人,他们明白,三方合力之后,梳拢军权是第一要务reads;。
于是,徐盛便成了临时统领,总管三方兵马。
“曼成,你部有多少人马?”
“三营人马共一万两千人,其中长枪兵三千,刀盾兵三千,长弓手三千,重甲兵一千,弩手一千,投枪兵一千,另有辅兵一万人”
徐盛微微颌首,“如此说来,我们三方合力,战兵不过三万五千人,即便算上辅兵,也难有六万之数,如果是别的城池,说不定还有强攻破城的希望,可是,面对这襄阳城,只怕夺之不易呀,诸位,怕就怕此战旷日持久,我方消耗过大呀”。
李典深以为然,青州军虽然在北方势如破竹,罕有敌手,可北地需要休养生息,李贤不可能调去北地的粮秣钱财来供养南地的兵马。
然而,大军围攻襄阳城,每日军马所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仅靠南阳、九江数郡供应,显然有些困难。
短期倒也无事,可是,时间一长,库房难免紧张,一旦另起战端,江南数郡之地只怕危在旦夕!
张绣皱起眉头:“使君虽未定下破城期限,可是,这等大城却不是朝夕可破的城池,两位兄长,只怕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呀”。
徐盛微微颌首,“不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曼成,近日可有锦衣营的兄弟过来?”
“有倒是是,不过,未能提供太过有用的消息”
“不急,我相信锦衣营不会一无所知”
“那我们再等几日?”
“且先试探试探”
“也好”
三人商议之后,决定翌日攻城。
益州,夕阳如血,城外张鲁大军将城池围的滴水不漏,白水城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断了reads;。
白水守将吴兰脸‘色’苍白如纸,他没想到张鲁的兵马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三‘波’求援的信使都已经派了出去,可援军能否及时抵达,吴兰心中没底。
白水关地处要道,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张鲁的五斗米教着实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676章 襄阳城外,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00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