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永远防不住眼线(1/2)
作品:《步步高升》与项新又聊了一会,自从上次方志诚被派出所拘留一事产生之后,霞光公安系统的工作风气被整理一新,无论是办案态度,还是执法的标准,都有所转变。公安风气的变更,直接影响着全区的社会风气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老百姓生活在一个城市,有没有安全感,这是很重要的。
项新担负政法委书记之后,工作成绩可圈可点,而公安工作是他取得突破的重中之重。方志诚深知自己的短板,他在政务方面没有问题,但在公检法方面并不是太擅长,所以就需要造就一个人补充自己的弱点。
项新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处事机动,办事可靠,同时与自己并肩战斗许久,所以养成了很深的战斗情义。
方志诚现在最信任的人,实在就是项新了。
对于张晓亮和成浩,方志诚虽说也能给予重任,但也没法做完整信任。张晓亮太过圆滑,太过市侩,而成浩太过沉稳,太过教条。
当有了足够的诱惑,方志诚也无法保证,张晓亮能否经得起考验,是否选择背叛自己?
而成浩有底线,假如有一天方志诚的某个决定,触犯了他的原则,成浩还会不会听从自己?
项新则与两人不同,他有圆滑的一面,也有谨慎的一面。c,..更要害的是,与项新相处,看上往是高低级关系,但交换的方法更像是伙伴,有这种情义作为基础,更值得方志诚放心。
与张晓亮和成浩相比,项新更像是一个集合体,兼容了两人的优点。
但项新也是有些毛病,那就是他的社会关系太复杂了,或许能够让他办理事情更加方便,但也使得隐患颇多,轻易被人捏住要害。
随后方志诚与温灵打了个电话,告诉后面会有人与她对接,让她配合调查。温灵有些茫然无助,对方志诚的请求奉若诏书。
打完电话,王平敲门进来,方志诚知道,这定是王平有意等自己打完电话,才踩点进来的。一般秘书都有听墙根的坏病,重要是畏惧自己进进办公室,打搅了领导谈重要事情,所以进进之前,先站在门边听一下里面的动静,假如没有在打电话,那么就敲门,假如在打电话,那么就等一等。
方志诚翻了翻王平递过来的材料,是三季度霞光区财政经费支出情况报告,全区财政性教导经费达六亿元,是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方志诚翻到后面,皱了皱眉头,财政局知道现在区里强调“开源节流”的政策,所以竟然要把持教导支出,这一点他不能苟同,想了想在材料末尾写了一句“再扣不能扣教导”,随后与王平道:“材料整体还不错,但一些观点不对,我作了简略修正。你交给财政局,重新修正一下,在对外颁布吧。”
方志诚在霞光推行政务公然,每季度都会将财政收支情况向社会进行颁布,这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够明确的知道,政府现在的财务状态,用了多少钱,钱用到哪里往了,还有多少钱,剩余的钱会怎么用。
霞光区的这一举动,受到了老赞美。
不过,市政府的压力很大,霞光区这么搞了,其他几个县区是不是要效仿呢?假如效仿的话,能不能经受考验呢?
方志诚对霞光财政进行改革,是酝酿了半年之久,他利用之前的事件,将霞光区财政与市财政慢慢剥离,然后让成浩在清算账务,调剂人事,然后才打出这一张牌,可谓是谋定而后动,至于其他县区想要效仿,那可就没那么简略了。
布局互联网信息产业,这是练外功,然而强抓治安,推行财政透明,这是练内功。内外兼修,标本兼治,这才是执政之道。
方志诚在工作上是一个极其严谨和有战略思路的人,这重要延承于宋文迪。某些处所官员并没有一个明确明确的方案,东一榔头西一棒,看上往搞了很多东西,但都是一些务虚的政绩和工程。真正要搞好一个处所的政绩,需要仔细方案,不能错过一点细节。
方志诚研究过霞光或者汉州欠缺的是什么,处所政府的干部广泛素质都不太高,专业素质未几,在夏兰山执政作风的影响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过得太得过且过了。即使有些官员想要做出成绩,想要推动一些项目,但大格式的影响下,未能成功。
现在方志诚所做的,就是在霞光形成一种风气,勉励大家做出成绩,往除掉一些迂腐的官僚作风,讲究努力实干。
成浩就是方志诚推出的范例代表,这提振了霞光的整体工作风气。
最近这段时间,组织部长陈超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培训,聘请国内比较著名气的经济专家,对重要岗位的干部进行小规模的授课,传输先进的经济理念。
方志诚知道这一工作,期初的收效不会太大,甚至部分官员还是排挤的,但从长远来看,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必定能转变全区干部的思维方法。
尽管方志诚一直在避免务虚,但身处的地位,又难免要做些务虚的事情,这就是为官者的无奈了。
不过,一时的务虚,通过认真的推动,也能取得不务虚的效果,这就得看履行力了。
王平正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步步高升 最新章节第725章 永远防不住眼线,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20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