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朔州和太原府的...(2/3)

作品:《混在北宋末年

说当时出手的只是一少年时,本能的不信啊,可事实摆在眼前,不信也不行。所以震撼过后,又是恼怒无。显然,这事定是宋人搞出来的。

耶律洪当即知会宁武城,提出了严重的抗议,让宁武方面立即返还三千匹马,因为已经有细作回报,确实有大批马群进入了宁武城,并被补充进了当地宋军。

面对辽人的指责和要求,柴洪自然是不承认,更别说返回马群了,这特么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面对宁武的无赖,耶律洪那是怒火烧,同时又郁闷无。想着又不能因为一群马而对宋人开战,可若是将此事报,让头出面,想想还是算了吧,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再说现在高层正乱作一团,哪有工夫管这小事,搞不好,惹得层不高兴,将自己给撤职查办也特么有可能。

如此一想,耶律洪纠结不已,可谓是左右为难,首先打消了将此事报搞大的念头。可若是此罢手,又实在忍不下这口闷气,虽说咱代州良马众多,可一下子被宋人搞去数千,想想让人窝火啊。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耶律洪也越想越觉此事不可思议,以自己对宋人的了解,应该不会干出越境偷马的事啊,而且这事也太特么诡异了,听说人家只过来四个人,轻轻松松的将一个马场的马都给搞了过去,如此手段,简直是闻所未闻。

所以,耶律洪一番思前想后,可谓心思复杂,有震惊有恼怒更有无奈。

最后,耶律洪还是觉得此事不能这么算了,看宁武方面不可理喻,于是直接以朔州的名义向河东路太原府提出了抗议,但并没提宋人越境抢马,这也是怕传出去一是丢人,二也怕头追究自己的责任。所以只说受惊的马群误入了宁武,请大宋马归还。

太原府一把手薛嗣昌闻听此事,也是大吃一惊,想着昨天突然传出的烽火,后来虽然很快得到澄清只是一场误会。现在辽人又来要什么马群,而且还是惊人的三千匹,难道昨天的烽火之事和辽人的马群有关,越想越觉有可能。

薛嗣昌正准备派人先去宁武问问情况,正好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将校前来报道,说确实有一群马从陈家谷口闯入了宋境,其大约一千匹留在了宁武,另有两千余匹却被带去了代州。

听到这里,薛嗣昌震撼之也是大惑不解。不由再次拿起辽人递来的抗议书看了一遍,越看越觉不对劲。如果如辽人所言,那马群是误入阵家谷口而进入宁武的,那么这群马应该全部留在宁武才对,怎么可能还被分成了两部分,而且去了代州的还是一大部分。

薛嗣昌很快断定,此事必然和代州有关,而且此事也绝不仅仅如辽人所言,那群马也绝不是什么误入,难道是代州……想到这里,那个少年军士淡然的笑容突然迎入眼睑,还有在雁门关那惊天动地的一枪……卧槽,难道此事和那个叫什么唐君的小子有关。

想着此事十有**是唐君所为,薛嗣昌再不能淡定。马下令备马,直接率一队精骑赶往代州去了。

一路,虽然手头信息有限,但根据辽人的抗议书和细作的探报,薛嗣昌仔细思索后,几乎断定了此事一定和代州的唐君有关。

薛嗣昌震撼过后,更觉疑惑,想着那可是三千匹马啊,又不是三五匹,那是怎么给搞过来的。是代州那个唐君单独搞出来的,还是与宁武合谋做的此事。而且还有一事,那是代州方面以二百贯的高价收购战马之事,只是听说是唐君私自出的钱。没想到自己还没顾得过问此事,现在又出了如此惊人之事。

急于知道事情真相的薛嗣昌,很快急驰到代州城。

进了代州城,薛嗣昌并没第一时间派人去传唐十一和王机等人,而是直接去了军营马场。打算亲眼看看。这代州突然多出两千匹马来,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的。

不过,当他看到空荡荡的马场时,想着刚才来的急了,似乎这城内也是空荡荡的,没有几个兵。又是一惊,急问之下,才知战马和军士们全部出动,去参加什么演练了。

细问之下,得知竟去了雁门关外时,薛嗣昌更是大吃一惊,急忙率随从又火速赶到了雁门关。

到了雁门关,看到关门大开,关外更有人嘶马鸣,还有阵阵喊杀呐喊声传来时。

薛嗣昌如此沉稳的一路总管,也给惊得瞪大了双眼。这代州真是太大胆了,不,是新来的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唐君太大胆了。

“将军,您还是”一名随从看将军一愣之后,要策马奔出关外,不由担忧的提醒了句。

薛嗣昌仿佛没听见,直拍马往城门而去,紧随的护卫立时冲在前,将老大护在了间。

城门守卫看到一路大佬前来,直给惊得不知所措,反应过来,要跑出去报信,却被薛嗣昌挥手制止了。

此时唐十一刚训练特战小分队回来,正站在雁门关高高的城门楼观看下面的骑兵演练,突然看到一群人进了关,当认出为首的老者是自己的顶头司时,连忙跑下楼,追了出去。

唐十一拍马赶薛嗣昌的队伍,自然被护卫拦在外面。

“下官参见薛大人”唐十一翻身下马,施了一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北宋末年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一章 朔州和太原府的...,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523/342.html